问界超级工厂投产CTP2.0电池,重庆新能源圈子再添猛将
成渝这两年真是热闹得很。6月底那天,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里人头攒动,我表哥还发了个现场小视频到家族群,说什么“宁德时代的电池终于在咱本地造起来了!”他嘴快,消息比我都灵通。
说起来,这回不是普通的装配线,是宁德时代和问界搞的新玩法,把动力电池生产线直接塞进整车厂房里。听销售讲,就是“厂中有厂”,省得一趟趟运来运去。以前我总觉得新车交付慢,大概率就是卡在这块,现在估计能快不少。
上次保养M8的时候,维修师傅边抽烟边嘀咕:“以后换电芯不用等外地货了,你们这些高端货主也不怕断供。”他手指沾着机油,在方向盘套上擦了一把——看着就心疼,但他说的没错,本地化之后供应链稳多了。
其实赛力斯这个项目,不光对问界自己有好处,对整个西南新能源产业也是一桩大事。我邻居老赵去年刚买M9,他天天念叨,“现在啥都智能化,这些数智技术到底靠不靠谱?”结果前阵子APP升级推送,他还跑过来让我帮忙连WiFi。他女儿倒是会玩,说以后汽车就跟手机一样,一更新系统啥毛病都解决。
宁德时代那条CTP2.0产线,好像还有点门道。我混车友群时,有个工程师吹牛说,他们用了什么五层包覆设计,还有十层热安全防护机制。“听起来玄乎,”有人插嘴,“但真遇见短路或者热失控,总比以前放心点。”还有人调侃:谁要是撞坏了这么厚实的电池包,那得多倒霉啊!
顺便八卦一句,据说前段时间工厂屋顶铺满光伏板,还特意搞了一期50兆瓦时分布式发电。这种绿能项目,在本地还是头一次。有同事打趣:“以后开问界就是踩着太阳开的。”也有人吐槽夏天暴晒下充完一次,就想赶紧进空调屋躲清凉。
讲真,自从M9 2025款搭载166Wh/kg高密度新电芯后,我身边几个老司机反而开始关心起安全问题。微信群里常有人讨论,如果碰到极端天气,比如去年主城突发暴雨,到底用不用担心漏水短路?有懂行的人回复:这代全高压系统加主动冷却、毫秒级断电,其实已经做足预案。但老李还是习惯备个灭火器放后备箱,说“图个安心”。
至于那些冷门配置,有次试驾才发现副驾按摩椅带三档力度调节,比我家沙发还舒服,不过销售悄悄补一句:“其实很多用户根本没注意到,可以自定义场景模式,用的人少。”另外仪表盘左下角藏着一个物理复位键,上回朋友的小孩乱按导致黑屏,多亏售后电话指导才恢复——这种小细节,不提没人知道,但关键时候挺救急。
再扯远一点,我舅舅早年间买过进口豪华SUV,每次修理都抱怨零件难找、价格死贵。这几年国产品牌追上来了,新老对比下来,无论维护成本还是服务响应速度,都明显踏实许多。不信你去二手市场瞧瞧,同年份同级别车型残值差距越来越小,大家口碑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嘛。
张兴海在投产仪式上的话也挺直白:“好马配好鞍,好车必须配专属定制的大牌动力源!”不过私底下技师们更关注实际效果,比如今年初交付的一批车辆返修率下降不少,据说跟新生产体系有关。有内部员工半开玩笑,“现在质检环节比我们吃饭还准时。”
最后提一句,这波合作背后的“双碳”战略和绿色制造,其实落脚点就在每辆车、每条街巷。今年春天江北区限行政策收紧,小区里的新能源指标一下抢疯掉。我隔壁阿姨抢到了号,她第一句话竟然不是夸续航,而是念叨“不烧油、不冒烟,以后空气能不能更清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