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

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直抒感慨:“我发现,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太小,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的确,这家由117家分子公司组成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已然成为了资产总额3087亿元的汽车巨擎,不仅完成了从地方国企到中央企业的身份跃迁,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开启了资源整合与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新央企身份的产业破壁效应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本质上是破解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制度性创新。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三大核心矛盾:一是分散化竞争导致的资源内耗,二是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孤岛,三是全球化布局中的协同不足。新组建的集团通过多措并举、资源整合,实现多个统一机制,实现系统性破局——统一资源调配整合11万人从业队伍的创新势能,统一技术研发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核心赛道,统一品牌运营强化阿维塔、深蓝、启源的差异化定位等。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2025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达1469万元,整车产销量达到135.5万辆,创下近8年新高;新能源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48.8%。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从销量看产业生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组建重构了三重关系:在产业链维度,通过整零协同机制将辰致零部件等配套企业纳入创新网络,使供应链韧性提升30%以上;在创新链维度,联合华为、腾讯等30余家伙伴打造智能科技公共平台,加速L3级智驾等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在价值链维度,借助央企背景获得的资本优势,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营收的8.5%,为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提供保障。

品牌矩阵的梯度破圈战略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构建的三大品牌体系,实则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精准卡位与立体覆盖。阿维塔、深蓝、启源组成的"豪华-主流-国民"品牌金字塔,既避免了内部同质化竞争,又形成了对不同消费层级的全方位渗透。这种品牌战略的精妙之处在于,每个品牌都承载着独特的技术使命与市场功能,共同构成集团的全球化作战单元。

定位高端市场的阿维塔,以"高颜值、高智能、高价值"为标签,在25-70万元价格带建立起差异化优势。其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海外市场增长531%的业绩,验证了中国品牌在豪华电动车领域的突破能力。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主攻15-30万元主流市场的深蓝汽车,通过"电动平权+智能平权"双轮驱动,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台。其即将上市的S05车型瞄准"全球月销2万台大单品"目标,而搭载3nm车规级芯片的L06车型,则彰显了在智能技术领域的代际优势。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定位于"智能移动生活家"的长安启源,通过极致性价比策略快速打开市场,上半年16万辆的销量成绩使其成为国民新能源品牌的代表。特别是Q07车型连续两月登顶20万内中型SUV销冠的表现,证明了"越级价值"定位的市场穿透力。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技术创新的代际跨越路径

朱华荣董事长于媒体沟通会上,阐述了新长安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与央企使命:“我们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技术布局,已明显呈现出鲜明的"双轨制"特征:在当前技术赛道上巩固优势,在未来技术领域抢占先机。这种"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创新策略,使其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中保持领先身位。过去十年累计超1100亿元的研发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壁垒。此外,朱华荣董事长还表示将加大投入力度,在未来十年,集团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

全球化竞争的生态重构能力

中国长安的"海纳百川"计划,正在改写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路径。与传统"贸易出口"模式不同,其推行的"152"全球化布局强调本地化运营能力的构建,通过在五大区域市场建立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全链条体系,实现从"走出去"到"扎下根"的转变。目前已建成的9个海外工厂,加上泰国罗勇新能源基地的投产,正在形成26万辆的海外产能矩阵。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这种全球化战略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在市场拓展上,采取"一区一策"策略,针对欧洲市场强化智能科技配置,为东南亚用户优化热带气候适应性设计;在产业合作上,深化与斯特兰蒂斯、福特等国际车企的协同,同时推进与海尔等跨行业企业的生态合作;在价值输出上,不仅销售产品,更输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参与当地智能交通体系建设。这种立体化的全球化模式,使长安海外销量连续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达29.9万辆,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22.1%。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作为扎根重庆88年的企业,中国长安的全球化与区域化形成了独特的互动关系。其深度参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通过链主企业作用带动300余家配套企业发展,使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这种"以本土优势支撑全球竞争,以全球资源反哺本土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汽车产业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提供了典范。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写在最后:

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到今天的中国长安,163年的发展历程塑造了这家企业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基因。在新央企身份赋予的战略高度上,中国长安正在书写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叙事——以500万辆的2030年目标为锚点,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天花板,借助品牌矩阵覆盖全球市场,依靠生态构建形成系统竞争力。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自我超越,更是中国汽车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的缩影。当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长安的探索或许正在定义未来汽车的新形态,更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新逻辑。

新央企赋能下的新长安:重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新逻辑-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