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啦。五菱汽车一直秉持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想法,不断推出适合咱普通家庭用的车。2025款的五菱星光S就是这样一款车,它主打的就是“大·快·好·省”。通过8个方面的升级改进,重新给家用大空间SUV的价值定了个新标准。今天呢,咱就从空间大小、能耗高低、舒不舒服、动力咋样这些方面,结合实际开这辆车的感受,好好分析分析这款新车到底咋样。
在家庭用车场景中,空间永远是用户最直观的需求。五菱星光S 2025款以2800mm的轴距,构建出“一米大长腿空间”,二排座椅间距达到985mm,后排乘客甚至可以轻松跷二郎腿。试驾时,身高185cm的体验者坐入后排,腿部仍有两拳余量,配合可调节头枕和柔软仿皮座椅,长途乘坐的舒适性显著提升。
后备箱空间同样令人惊喜,标准容积525L,扩展后可达1768L,轻松容纳4个28寸行李箱、山地车或婴儿车。此外,23处储物空间(如前门板水杯架、中央扶手箱、遮阳板夹层等)的设计,让小物件收纳变得井然有序。对于有孩家庭来说,这种“能装善纳”的空间表现,无疑是日常通勤、周末出游的必备属性。
跟同价位的其他车比起来,星光S在空间利用上更合理。它既能装下一家人出门要带的东西,又不会让坐在车里的人觉得挤,坐着还挺舒服。要是你经常得拉着好几个人,还得装不少东西,那选它就挺合适。
在动力系统上,2025款星光S PHEV新增1.5T高功率发动机版本,最大功率105kW,峰值扭矩220N·m,热效率高达43.2%。试驾1.5L自然吸气版本时,深踩油门即可感受到线性加速的平顺性,E-CVT无极变速器的介入几乎无顿挫感。而1.5T版本的动力响应更快,适合对驾驶质感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智能化层面,“灵语AI中枢”系统搭载DeepSeek大模型,支持8大方言和12种地方口音识别,0.3秒极速唤醒的反应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实际体验中,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等功能几乎零延迟,甚至能通过“方言切换”指令让全家人各得其所(比如父亲用川话、母亲用粤语)。
续航方面,PHEV版本综合续航突破1100km,纯电版CLTC续航510km,支持2C快充(30%-80%仅需20分钟)。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种“油电双模”设计既解决了里程焦虑,又降低了日常通勤成本(亏电油耗低至3.9L/100km)。
我个人觉得哈,1.5T发动机搭配纯电系统这种组合,能让车主有更多的选择。不过呢,结合平时大家开车的实际情况,我更建议选PHEV版本的车。开这种车,用电驱动的时候特别安静,要是出远门也不用愁找不到地方充电。
在舒适性配置上,2025款星光S进行了多项升级。前门与前风挡采用夹层隔音玻璃,全车45处声学包覆盖,配合DTS沉浸式音效系统,营造出剧院级听觉体验。试驾过程中,即便高速行驶,车内噪音控制得当,9扬声器的音质清晰透亮,无论是听音乐还是播客,都能提供沉浸式体验。
安全与便利性方面,灵眸辅助驾驶系统支持0-130km/h全速域跟车、20条跨层记忆泊车路径,以及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笔者在高速路段体验时,系统对车道保持和跟车距离的判断较为精准,但建议新手用户仍需保持注意力,毕竟辅助驾驶仍处于L2级别。
在我个人看来,DTS音效与NVH优化堪称本次升级的显著亮点,对于着重关注驾乘质感的用户而言,具有极高的适配性。然而,灵眸系统的部分功能,例如记忆泊车,或许需要在更为复杂的场景下进行验证,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需经历逐步适应的阶段。
作为家用SUV,经济性是用户最关心的指标之一。2025款星光S PHEV版本亏电油耗低至3.9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100km,相当于每公里成本不到0.3元。在中汽夏测高温环境下,其能耗表现依然稳定,验证了混动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新车采用巴斯夫2K高透清漆和8涂层工艺,漆面硬度和抗刮擦能力显著提升。在试驾过程中注意到,车身漆面透光度更高,黑色版本甚至带有金属光泽,日常剐蹭后的修复成本更低。
跟传统的燃油车比起来,星光S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可太明显啦。不过呢,大家也得留意一下,这车开久了电池可能会有衰减的问题。我建议各位买车的时候,最好选那种质保政策更周全的版本,就比如说限时六重权益里有质保延长服务的那个版本。
实车体验,在4745mm车长和2800mm轴距的加持下,星光S的车身尺寸在紧凑型SUV中显得尤为“大气”。试驾期间,无论是城市拥堵路段的灵活性,还是高速巡航时的稳定性,车辆都表现出均衡的调校风格。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系统搭配“中国十佳底盘”,在过弯和颠簸路段的滤震效果较为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搭载的“双层流空调系统”在42℃暴晒后,50多个传感器协同工作,5分钟内即可将车内温度降至25℃左右,且前后排温差极小。对于夏季出行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一功能无疑提升了舒适性。
总结:
2025款五菱星光S通过“大·快·好·省”四大核心卖点,精准覆盖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从空间设计到动力升级,从智能座舱到节能表现,它既没有追求“黑科技”的堆砌,也没有陷入“性价比”的内卷,而是以实用主义为导向,为用户提供了一套覆盖多场景的可靠出行方案。
适合人群:
30-45岁有孩家庭,注重空间、舒适性和经济性。
需要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的用户。
对智能化有基础需求,但更看重实用性而非“炫技”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