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升级复古街车市场喊了好几年“缺货”,本田终于扔出了CB1000F这张牌——一边扛着CB750F的经典大旗,一边装着现代电控的“黑科技”,还要跟卖11.98万的川崎Z900RS抢饭碗,这事儿到底靠谱不?
先说说它为啥来。之前本田的街车线里,CB500SF是中排量入门,CB1300是老大哥,公升级复古这块一直空着。这次CB1000F就是来填坑的,目标很明确:要复古的范儿,还得有现代的劲儿。
看定位就知道,不是给新手准备的,专挑那些骑过几年车、既想要圆灯方油箱的怀旧感,又离不开ABS、牵引力控制的进阶骑手。日常通勤不费劲,周末跑个小长途也扛得住,这定位算是把“实用”和“情怀”捏到一块儿了。
再看设计,这车算是把“致敬”玩明白了。1979年CB750F的圆灯、方形油箱、镀铬排气,这些经典元素一个没少,但细节里全是现代活儿。圆灯是LED的,晚上亮得很;仪表盘换成5英寸TFT屏,比老款的机械表清楚多了。
而且分了两个版本,标准版有银灰蓝条纹、银灰灰条纹、石墨黑三种颜色,SE版更实在,加了“猪头罩”、加热手把,还配了快排,跑长途能省不少劲。跟自家CB500SF比,风格是统一的后现代复古,但尺寸和配置明显高了一个档次,一看就是同个家族出来的“大哥”。
光有颜值不够,复古车要是没劲儿,那就是“花瓶”。CB1000F的动力底子不差,用的是CBR1000RR同款999cc四缸机,但没照搬高转设定,反而调了凸轮轴和进气歧管——把进气歧管加长到140mm,目的就是把高转的劲儿往中低转速挪。
实际参数也看得出来:最大功率91kW(122马力)在9000转,扭矩103N・m在8000转,跟自家CB1000Hornet比,高转输出降了点,但中低扭更足,市区跟车、起步超车都更顺手。传动也贴心,12档齿比调得偏重低速扭矩,36档则优化了高速巡航,跑到100公里/小时(约62英里/小时)时,转速才4000转,跑高速不吵不费油。
操控这块,数据说话更实在。车架是钢管钻石架,后摇臂是铝合金非对称的,轴距1455mm,整备质量214kg,SE版加了配置也才217kg,在公升车里算灵活的。
悬挂是Showa的硬货,前叉是41mmSFFBP全可调倒置款,后减震是单筒ProLink联动的,烂路滤震、弯道支撑都够。制动也没含糊,前310mm双浮动碟配Nissin四活塞辐射卡钳,后240mm单碟,关键是带6轴IMU,能支持弯道ABS,雨天、弯道刹车更稳,老骑手也能少点顾虑。
最关心的价格,得拆开看。日本本土价:标准版139.7万日元(约6.59万人民币),SE版159.5万日元(约7.5万人民币),但到了海外就不一样,英国卖10599英镑(约10.1万人民币),按惯例引进国内,价格估计得1314万。
这个价跟川崎Z900RS的11.98万比,贵了12万,但多了6轴IMU、TFT仪表这些配置,算是用科技换差价。而且据说川崎要出Z1100RS,到时候俩车就得正面刚,本田这波算是提前占了电控的优势。
实际用起来怎么样?市区通勤,795mm座高不算高,170cm左右的骑手双脚能踏实着地,频繁启停不费劲;16L油箱加满,续航能到273公里,一周加一次油足够。
跑长途的话,SE版能装软边包、油箱包,载物没问题,巡航时转速低,骑久了也不累。还有个小细节,排气是421喇叭状的,声浪有脉冲感,不吵但有劲儿,既符合环保法规,又没丢复古车的“声浪情怀”。
往大了说,这车还藏着本田的小算盘。它跟CB1000Hornet共享60%的部件,这样能压低成本,也能加快研发速度,这是典型的模块化战略,以后本田再出同平台车型,成本还能更低。
而且它把复古车分成了两条路:CB1100走纯经典复刻路线,CB1000F走科技复古路线,等于把喜欢复古的骑手都圈住了,这招够聪明。参考之前CB500SF国产的情况,说不定以后CB1000F也会用CKD模式组装,到时候价格能降点,更多人就能摸到了。
复古不代表守旧,科技也不是冰冷——CB1000F把70年代的魂装进了2020年代的壳,既没让老骑手觉得“丢了味儿”,也没让新玩家觉得“太老旧”。现在问题来了:要是你选公升复古街车,是愿意多花12万要本田的电控和科技感,还是选川崎Z900RS的经典味和更低价格?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要是身边有喜欢复古街车的朋友,也可以转发给他一起琢磨琢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