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苏州一个科技园区里,几张照片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照片的主角是一辆看起来非常特别的越野车,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都觉得这不就是一台宾利添越吗?
从车头那个标志性的大方格中网,到旁边那一对一大一小的“四眼”大灯,简直和价值几百万的添越长得一模一样。
这种在设计上几乎是“原样照搬”的做法,让看到的人都觉得既惊讶又有点想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哪个厂家这么大胆,敢这么直接地“致敬”世界顶级豪华品牌?
我们先来仔细看看这辆车。
它的前脸设计确实充满了宾利的味道,左右分区的大尺寸格栅,内部用闪亮的点阵式结构填充,显得非常豪华。
车灯的布局也完全是添越的风格,辨识度极高。
视线往下移,车头下方的保险杠部分,同样设计了一个梯形的进气口,和上方的格栅形成了呼应,两侧还有竖直的开口,看起来能引导气流,增加了一些运动感。
从车头看,如果把车标挡住,说它是宾利家族的新成员,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怀疑。
再看车身侧面,那种稳重而又不失力量感的线条,也和添越非常相似。
车顶的弧线比较平直,保证了车内空间,而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的腰线则显得车身非常修长。
特别是在车身后半部分,轮拱上方的线条有一个明显的向上隆起,营造出一种肌肉紧绷的感觉,这也是豪华运动型SUV常用的设计手法。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配备了一套表面像镜子一样光亮的“大饼”式轮毂,这种轮毂通常都用在顶级豪华车上,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一个“贵”字。
然而,这辆车也并非完全的模仿。
一些细节暴露了它与众不同的身份。
最明显的就是车顶正中央,有一个小小的凸起,懂车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很可能是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
这可是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高端车型上才开始普及的“高科技”配置。
再透过前挡风玻璃往车里看,虽然看得不太清楚,但能隐约看到中控台和副驾驶位置似乎是一整块长长的屏幕,也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双联屏设计。
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双联屏,这些都是典型的“造车新势力”最喜欢用的元素。
一辆外表酷似经典燃油豪车的车,却装备了最前沿的电动化和智能化配置,这种奇特的组合让它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这辆车的来历时,有眼尖的网友在照片的背景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远处停放着几辆车,其中有追觅汽车此前公开展示过的新车模型。
这个发现让所有的猜测都有了方向,很多人开始推断,这辆酷似添越的神秘车辆,很可能就是追觅汽车的测试车。
说起追觅,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它生产的高端吸尘器、吹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一个做智能家电的企业,突然要跨界造汽车,而且一上来就瞄准了宾利、劳斯莱斯这样的顶级品牌,这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置信。
一时间,“PPT造车”、“哗众取宠”的质疑声四起。
之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追觅之前公布的造车计划就显得非常“高调”。
他们宣称要造两款车,一款是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级跑车,另一款是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的超豪华SUV。
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那台跑车的外形和布加迪威龙确实非常相似,而那台SUV也处处能看到库里南的影子。
如今又出现了一辆和宾利添越如此相像的实车,这种做法自然会加剧外界的疑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博取关注的营销手段,而不是在踏踏实实地造车。
不过,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表面的相似之处,深入分析一下追觅这家公司,或许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追觅真的只是一个汽车行业的“门外汉”吗?
其实不然。
追觅在某些核心技术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
它的看家本领是高速数字马达技术。
要知道,追觅生产的吸尘器,其马达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六万转,这个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而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就是驱动电机。
将研发顶尖吸尘器马达的技术和经验,应用到汽车电机的研发上,在技术原理上是完全相通的,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此外,追觅的另一个主营业务是智能清洁机器人。
一台先进的扫地机器人,其实就像一辆小型的自动驾驶汽车。
它需要用激光雷达扫描环境并绘制地图,需要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和躲避障碍物,还需要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规划最高效的清洁路线。
这些技术,几乎可以无缝地应用到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中。
所以,从“三电”(电机、电控、电池)和“三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这两个衡量新能源车企技术实力的关键维度来看,追觅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带着多年的技术储备入场的。
有了技术,还得有把它变成产品的能力。
据了解,追觅已经组建了一支规模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其创始人俞浩也亲自带队。
他们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要实现“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甚至计划在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德国柏林建立自己的工厂。
这个战略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借助“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为自己产品的品质和高端定位做背书。
那么,回到这辆“宾利同款”的测试车上,它最有可能的身份,其实是汽车行业里常见的“套壳测试车”,也叫“骡车”。
简单来说,就是在新车研发的早期阶段,为了测试底盘、悬挂、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性能,工程师们会随便找一个现有车型的外壳,把自己的新底盘和技术装进去,然后开到路上进行各种测试。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对核心技术进行早期验证,收集宝贵数据,又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最终产品的外观设计,避免过早曝光。
选用宾利添越的外壳,很可能说明追觅正在测试的,正是他们那台对标库里南的超豪华SUV的底盘。
因为这两款车的尺寸、级别和定位都非常接近,用添越的车身来做测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来说,想要从中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品牌向高端化、豪华化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
从华为问界M9等车型在五十万以上市场取得成功,我们就能看到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的力量。
追觅选择了一条更艰难、更具挑战的道路,直接瞄准了超豪华市场的天花板。
这种勇气和雄心,本身就值得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