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的“反内卷”,是技术突围还是自嗨口号?

#美女#

奇瑞的“反内卷”,是技术突围还是自嗨口号?

昨天朋友圈被奇瑞的“创新大会”刷屏了。看着满屏的“48%热效率”、“横渡长江”、“反内卷”,我差点以为中国汽车已经彻底碾压德日了。

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汽车圈混了十几年的人,我第一反应是:又来?

不是我对国产车有偏见,实在是被各种“PPT技术”搞怕了。去年某品牌发布会吹上天的“自动驾驶”,结果用户拿到手连车道保持都画龙;前阵子另一家号称“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实测连一半都不到。

所以看到奇瑞这次喊出“反内卷”,我特别想问:您这“反内卷”,到底是真技术突围,还是换个新词自嗨?

先看最硬核的“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行业内都知道,热效率超过45%以后每提升0.1%都难如登天。丰田折腾了这么多年,量产机也才到41%。奇瑞这一下干到48%,确实吓人。

但问题来了:这么牛逼的技术,什么时候能装车?装车后实测数据如何?油耗真能进“1时代”吗?发布会通篇没提时间表。

还有那个“纵横G700横渡长江”。视频拍得挺震撼,但懂行的都明白,这种“全球首次”更多是营销噱头。量产车一年能卖几台?真有用户会开着几十万的车去横渡长江?这技术对普通用户的实际价值,恐怕还不如把车机卡顿问题解决实在。

奇瑞的“反内卷”,是技术突围还是自嗨口号?-有驾

再说“反内卷”这个口号本身。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疯狂内卷,你突然说要“反内卷”,听起来很清高。但仔细一想:你不卷智能化,不卷电动化,那你要卷什么?卷传统发动机?可全世界都在淘汰燃油车啊。

我专门查了查数据:奇瑞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销量同比下滑12%,海外虽然涨了,但主要靠低价策略。这就很尴尬了——你在国内喊“反内卷”,是不是因为在国内卷不动了?

要我说,真正的“反内卷”不是逃避竞争,而是在核心技术上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像华为做芯片,苹果做系统,那才叫反内卷。如果只是在传统技术上修修补补,然后包装几个新概念,那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内卷吗?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尹同跃董事长说“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建立高端形象。这话说得漂亮,但“可承受的价格”和“高端形象”本身就是矛盾的。看看特斯拉、比亚迪,哪个不是靠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把价格打下来的?光靠口号可不行。

奇瑞的“反内卷”,是技术突围还是自嗨口号?-有驾

我不是要全盘否定奇瑞的技术突破。能在发动机热效率上挑战极限,无论如何都值得尊敬。但咱们能不能实在点?少点营销噱头,多点用户思维。把技术实实在在做成熟,把用户体验做好,比什么“全球首次”都强。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的是踏实的技术积累,而不是浮躁的概念炒作。如果“反内卷”成了逃避竞争的遮羞布,那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还在追赶。

你们觉得呢?奇瑞这次是玩真的,还是又一场自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