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新长安,凯程剑指“世界一流商用车品牌”
今年七月末,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正式成立,无疑成为汽车圈的一颗重磅炸弹。有人说,这是央企圈里又添了一位“狠角儿”,也有人嘀咕,“‘国家队’搞这么大阵仗,又是要下什么棋?”但不管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这件事值得所有关注中国汽车行业的人喝杯茶冷静一下。毕竟,这不仅仅是挂了牌、换了块门头砖,而是标志着中国商用车领域难得的一次大升级。前台看,是企业的新身份;后台看,是体系资源的重新洗牌。而长安凯程,作为长安汽车手里的“商用车独苗”,这下可有了更大的舞台。
有人或许会问,长安凯程凭什么?一句话:深耕四十一年,销量早已破千万。光是今年上半年,靠新上市的猎手K50、V919等主打车型,销量14万多,同比大涨超10%。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数据。这些年,长安凯程踩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把“电动化、智慧化、皮卡化、全球化”挂在墙头。别的企业还在车间里比拼焊点的利索与否,凯程已经研究起无人物流和智能车队调度这种“未来感”满满的东西。换句话说,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卖几辆车,而想把智能化、数据和硬科技都打包卖出去。
如果说市场销量是一时的数据猎奇,那么技术的底气才是扎扎实实的“老本行”。央企身份加持后,凯程跟长安汽车自家的新能源、智能化成果一拍即合,又自建了K01数智商用车架构,招揽外部“大佬”合作,把商用车整成了“技术流+资源流”双线作战。比方说,短期目标是突破“无人物流智驾”与“车辆调度运营平台”这两个看似高冷,实则决定行业未来格局的硬技术;中长期,则要把“硬件交付+数据服务增值”这条路彻底打通。往小里讲,是公司变现模式的转型创新,往大里说,就是中国商用车要在全世界正名。
当然,光有自身努力还不够。凯程还学会了“抱团取暖”,化身结盟小能手,跟宁德时代、京东、华为等各路豪杰“组团开黑”;不仅考虑产品本身,还从上游技术延伸到下游运营合作,共同推出全链条解决方案。再加上政策风口推动,低碳智慧物流和高价值皮卡双线开花,让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生态越来越像一盘围棋,各大“棋子”已经下得分不清楚你我,谁都想成为那个定局的“天元”。
但这还没完。大家都懂一个道理:中国市场再大,也架不住大家卖得太多,于是出海成了第二战场。“海纳百川”计划一出,凯程积极铺路,不仅在东南亚、中东非造KD工厂,开生产线,搞渠道,直接让“长安出品”染指全球商用车市场。仅今年上半年,出口已经突破4.3万辆,同比增速“猛如虎”。有人可能会说,“百川归海,最终还不是要拼品牌?”有央企新身份给你背书,公信力、行业影响力自然直线拉满。而在现在全球轻型商用车市场还在急剧扩容的趋势下,“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品牌”,不再是美好的愿景,而是切实的KPI指标。
资本嗅觉更灵,2024年长安凯程刚拿下20亿A轮,B轮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新集团的成立,本质上是央企“价值再造”的发令枪:用身份、技术、资源、资本四重加持,不仅要做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扛把子”,还要背着国旗去敲全球市场的大门。你可以说,这是一场技术革命,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商用车品牌集体觉醒的一个小小缩影。
最后,回到最初那个问题:新央企之下,长安凯程的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我猜,这不会简单是销量和出口的数字游戏了。更大的格局,是成就中国商用车品牌的换道超车,是让世界正视“中国品牌”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一点,才是新央企、新长安赋予凯程更持久的动力之源。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