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兼职群里的价目表,揭开了中国商业竞争中难以启齿的暗面——抹黑对手,明码标价。
“能不能拉我进群,我有2台车,MEGA和L9各一台,我能一天发一千条。”当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汤靖在微博发出这句调侃时,他晒出的是一张令人震惊的兼职群聊天截图:收集理想车主不规范停车照片,5元一张;拍摄车主不当行为视频,8元一段;发表恶意评论,1.5元一条。
这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遭遇黑公关攻击。8月7日,CEO李想在抖音视频中坦言:从L9到MEGA再到如今的i8,每次新车上市都有一波“专业操作”,而“每一次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品牌在操控”。
01 暗夜攻击:当水军成为产业武器
2025年8月3日零时到清晨7点,短短7个小时内,仅在一个平台上就涌现出45条主题完全相同的视频——《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理想车主》。
这些内容并非偶然的网友吐槽,而是24小时不间断、多平台同步推送的标准化攻击。理想汽车法务部调查发现,这些信息具有“多频次、内容高度同质化”的特征,已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
攻击策略在升级。相比早期抹黑企业倒闭、P图丑化产品的做法,如今的黑公关更“高明”——他们将矛头转向了车主群体。地下兼职群里流传的指导手册明确写着:“重点蹲守商场地下车库和学校门口,那里压线多”。
恶意从线上蔓延到线下。多位车主反映,自己的车被无故扔垃圾,甚至有人因网络暴力被迫关闭社交账号。一位理想车主无奈表示:“现在出门都提心吊胆。”
02 李想的抉择:不黑化,不妥协
面对这场精心策划的围剿,一向以“敢说敢言”著称的李想,这次却展现出令人意外的克制。
“我们不想把自己黑化,去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如果我们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他们就彻底赢了。”在抖音视频中,李想神色温和但态度坚定。 这种回应不是示弱,而是基于商业伦理底线的清醒认知——以黑制黑只会让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李想划出了一条清晰界限:“我觉得网友玩各种梗都可以,也欢迎大家拿我玩一些梗,但不要恶意诋毁理想车主。” 这句表态背后,是对用户的真诚守护,更是对市场竞争规则的尊重。
理想汽车的反击策略同样体现了这一原则:
法律武器:法务部正在固定证据,将通过平台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一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
用户守护:推出“车主权益保护计划”,协助被恶意抹黑的车主维权;
实力回应:用产品销量说话——i8上市首周订单突破3万辆,远超竞品数据。
03 黑产链条:商业竞争的毒瘤
这场针对理想汽车的攻势,撕开了黑公关产业链的神秘面纱。一条完整的“需求方(竞品)—水军机构—兼职群—平台传播”链条清晰可见,甚至已出现“黑公关SaaS系统”,能自动生成负面文案、模拟真实用户行为。
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恶意竞争已成行业公害:
蔚来CEO李斌曾公开表示,每月花费数千万应对黑水军;
小鹏CEO何小鹏将此类攻击称为“商场如战场”,强调“国防能力”的重要性;
此次事件中,蔚来高管马麟也发声力挺理想:“非常反感往车主群体泼脏水的行为”。
黑公关的代价最终由所有消费者承担。企业被迫增加“防御性营销费用”,研发投入被挤压;用户成为网络暴力的靶子;行业创新氛围遭受污染。当企业耗费精力“互泼脏水”,谁还有心专注于产品创新?
04 良性竞争:从破局到重建
要打破黑公关困局,需要企业、平台与监管的三方协同:
企业自律:如李想所言,坚守“不黑化”底线,建立行业反黑联盟,共享黑名单数据;
平台责任:利用AI技术识别水军账号和恶意内容,斩断传播链条;
法律完善:推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组织化网络抹黑”的刑事责任。
消费者觉醒同样关键。当5万名理想车主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真实用车故事,48小时内话题阅读量突破20亿次时, 公众用行动证明:真实用户的声音,终将压过水军的喧嚣。
黑公关的子弹可以击穿企业的短期声誉,却打不垮坚守者的长期价值。当李想选择“不黑化”时,他守护的不仅是理想车主的面子,更是整个行业良性竞争的里子。
在汝南天中酒业的车间里,老师傅们常说:“酿酒如做人,心正酒才醇。” 商道亦如此——尊重对手的企业,才能酿出被市场珍视的品牌。当理想车主们不再因爱车而“提心吊胆”,当所有企业都能专注产品而非诋毁对手,中国商业文明才真正走向成熟。
水军终会退潮,唯有那些在阳光下竞争的匠心,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永恒的窖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