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服务+硬核保障:极氪售后重构新能源服务边界

在新能源售后服务领域,“服务止于交付” 的偏见长期存在,但多位极氪车主的真实经历却给出了不同答案。从预约满员时的保养加塞,到新车被追尾后的暖心修复,从车胎亏气时的快速救援,再到无人区 478 公里续航盲区的免费拖拽……极氪用覆盖全场景的优质服务,打破了行业痛点,展现出 “以用户为中心” 的服务底色,为新能源售后树立了可借鉴的标杆。

弹性服务+硬核保障:极氪售后重构新能源服务边界-有驾

弹性服务:打破流程桎梏的日常实践

汽车售后服务长期面临"标准化与灵活性"的矛盾:过度强调流程规范易导致服务僵化,而完全依赖人工判断又会造成质量不稳定。但极氪在日常保养场景中的实践,为破解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行路径。

一位行驶6万公里的极氪车主在十一长假后预约保养时,发现目标服务中心当日预约已爆满。在传统服务模式下,这种情况往往直接触发"拒单"机制,但极氪售后人员主动协调资源,在满负荷状态下为其"加塞"安排工位。从到店接待到保养完成仅用2小时,期间不仅解决了车主反馈的两个具体问题,还完成了全车制动、灯光、电池系统的全面检测,并免费添加玻璃水、防冻液,最终以洗车服务收尾。这种"不被流程绑架"的弹性,源于极氪对服务优先级的重新定义——将用户实际需求置于标准化流程之上。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这种弹性服务并非个案,而是体系化能力的体现。极氪通过"动态排班系统"实现服务资源的实时调配,当某一服务中心预约饱和时,系统会自动关联30公里范围内的其他网点资源;同时赋予一线服务人员"小额权限",可根据用户紧急程度调整作业顺序。

弹性服务+硬核保障:极氪售后重构新能源服务边界-有驾

情感关怀:事故处理中的价值延伸

车辆事故处理往往是售后体验的"试金石",传统模式下,多数品牌将其简化为"定损-维修-交车"的功能性流程,鲜少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而极氪通过全链条情感关怀,将事故处理转化为品牌信任的强化契机。

一位极氪001车主在提车三天后遭遇追尾事故,销售团队虽不直接负责售后,却第一时间联动服务经理建立专属对接群;从定损到维修的全流程中,服务人员每4小时同步进度,针对车主1小时车程的实际情况,主动提供代驾取送车服务;更超出预期的是,交车时通过鲜花、气球、平安符等元素营造的"治愈场景",将服务从"修复车辆"延伸至"安抚情绪"。这种情感投入产生了显著的用户认同——该车主在后续反馈中表示,事故体验反而增强了对品牌的信任。

这种服务升级的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层洞察。极氪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发现,事故车主的核心诉求包含三层:车辆完好修复、流程透明高效、情感得到关照。基于此,其构建了"技术+流程+情感"的三维服务体系:技术层面依托标准化维修工艺确保车辆性能恢复;流程层面通过专属群聊实现全节点可视化;情感层面则根据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关怀——如为家庭用户准备儿童礼物,为商务用户提供代步车服务。

弹性服务+硬核保障:极氪售后重构新能源服务边界-有驾

全场景响应:从城市应急到极限环境的能力覆盖

售后服务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在非常规场景中保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极氪通过应急救援与极限场景的服务实践,证明其服务能力并非局限于核心城市,而是覆盖用户可能触及的全出行半径。

在城市应急场景中,一位新能源车主遭遇车胎漏气后,极氪管家15分钟内调度就近救援力量,工作人员抵达后不仅全程代劳换胎操作,更携带饮用水、零食等物品,并提前提醒车主"高温天气在车内等候"。这种"速度+细节"的组合,直击行业应急服务痛点——数据显示,新能源行业应急救援的平均响应时间为42分钟,仅29%的服务会关注用户等待体验。

更具突破性的是极限场景的服务能力。一位车主反穿219国道时,面临478公里无充电桩的续航盲区,极氪救援团队提前24小时规划方案,在约定时间准时抵达泉水湖接应点,完成150公里无人区拖拽且全程免费。这种服务打破了新能源售后"城区边界"的潜规则——据统计,76%的品牌将救援范围限定在城市50公里以内,超过该范围则收取高额附加费。极氪通过"全国救援网络+区域联动机制",实现了偏远地区服务覆盖率92%,远超行业45%的平均水平。

弹性服务+硬核保障:极氪售后重构新能源服务边界-有驾

极氪售后的全场景突破,本质上是服务理念的范式升级。传统售后将服务视为"成本中心",核心目标是"降低运营成本";而极氪将服务定义为"价值中心",通过满足用户深层需求积累品牌资产。

从日常保养的弹性安排到无人区的硬核救援,极氪的服务故事揭示了一个核心真理: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终将从"车辆维修"的工具理性,走向"用户关怀"的价值理性。这种转变不仅能为品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更能推动整个行业实现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根本性升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