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车行业兴起以来,超强动力一直是电车相对燃油车的优势,这是电车的电机相对燃油发动机的巨大优势,在踩下加速踏板那一刻,电车就“啾”就加速冲出去了,而燃油车却是逐步加速,两者的加速性能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由于电车所拥有的这个特性,一些车企进一步增强电车的动力优势,一辆20多万的电车甚至可以提供媲美百万豪车的动力,更甚至的是再贵一些的电车可以提供数倍于百万豪车的动力,电车行业对此津津乐道。
然而随着电车规模的壮大,以及更多消费者购买电车,电车行业这种不考虑现实情况而拼命增强动力的做法逐渐产生一些可怕的后果,让电车行业开始反思,汽车这种产品并非是仅由动力决定车辆技术水平产品,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汽车本身来说,汽车是由诸多系统组成的产品,除了动力系统之外,还有电池、安全系统等诸多组成部分,这些系统都需要与动力进行适配,正如他们经常喜欢说的水桶论,必须每一块木板都一样高才能装得起最多的水,否则后果严重,因为汽车涉及到人命安全。
诸如车辆悬挂系统、轮轴、轮胎等都必须与动力相适配,尤其电车,电机从静止状态开始加速就迸发出最强动力,如此施加于轮轴、悬挂系统、轮毂、轮胎等产生巨大的扭矩,这些部件如果承受不住就会断轴、爆胎等等。
在高速行车时,ABS系统、刹车系统、车身稳定系统等都必须进行适配,百万豪车与10万家庭用车的差距除了发动机之外就体现在这些辅助系统方面,家庭用车在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的时候分配到四个轮子的刹车助力基本一样,而百万豪车会由MCU计算四个轮子需要的阻力来分配不同的刹车阻力,百万豪车的ABS系统采集数据的频率也远超家庭用车,速度越高、动力越强越需如百万豪车那样做。
还有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车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毕竟新手驾驶员技术差、中老年和女性的反应敏捷度比年轻男性慢,传统汽车企业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在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车型上提供的动力偏低,而不是提供超强动力。
还有对于乘员来说也有不同,百万豪车面向追求刺激的年轻人提供性能车,而面向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则偏向舒适性,为了提供舒适性,这些百万豪车即使动力超强在加速方面也是选择平顺为主,而平顺性对于家庭用户中的老人和小孩很重要,然而一些电车却偏向于加速性能导致家庭乘员中的老人、小孩出现眩晕。
凡此种种都说明当下电车行业过于偏向提供超强动力,甚至接近竞速赛车的动力,却在安全系统等辅助系统方面未能跟上,未能因应大众用户中各种驾乘人员的差异而开发相应的车型,明显是一种错误,严重的可能导致严重交通事故,而电车这种超强动力会导致事故几率增加、扩大事故后果,直到发生异常严重的事故才可能让相关车企正视,那时候可能一切都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