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儿,说起汽车圈里做“零部件”的老牌大厂,采埃孚(有人嘴快就说成塞弗)、博世、大陆、法雷奥这些牌子,曾经那可叫一个横着走。结果开年没几个月,竟然闹出了一堆事儿:德国街头上、采埃孚厂门前,员工说是气不过管理层折腾——大伙儿举牌子反对紧缩,说是降工资、取消福利、岗位还要一刀刀地砍。阿伟(我表哥的朋友的邻居)正好在采埃孚干过,后来跳槽去了奔驰,他私下说,今年开春公司楼下抗议都跟赶集一样了,“本来待遇就没以前那么夸张,连年终奖都打水漂,能不火嘛”。
厂里消息传得比地铁还快。说采埃孚去年还能赚,不过2024刚过第一季度,账上一查直接亏了十个多亿欧元。到底钱都花哪去了?一茬又一茬的电动新项目,听销售顺嘴念叨,单合并收购那堆事儿,银行债就差不多快100亿欧了。再加上新兴关税——最近欧洲和国内车企闹得不太平,这些厂子谁都喊没生意了。
成本一高,刀就磨在员工脖子上。最狠的是裁员,有师傅喝早茶时吐槽:“光德国这地儿,去年说的1.4万人计划,小道儿还说电驱动那块儿要卖掉,一卖掉最多三万人直接收拾行李了。”想想以前厂里老工人分享,采埃孚可是给奥迪、宝马做变速箱的,光是一组8AT,有些修理厂的老修都抢着拆来研究。现在却成了裁员的主角儿,确实唏嘘。
不过也不光采埃孚,博世那边,微信群里有做电子工程的兄弟也刚转发“最快2029年前,还得再砍1100人”。博世工程师有点神经质,平时就爱说:“做ECU赚钱的年头儿早过了,我们琢磨着下半年全员培训去搞芯片了。”有些冷门配置,比如老A4L方向盘加热模块,原来博世的,现在都快找不到原配件了。某位二手达人私底下提醒,老款博世电子稳定系统(ESP),配件再折腾三五年就得转国产通用件代替了。
大陆也“玩命裁”——前头研发部门,2026前得走掉三千,别忘了两年前已经刷掉了七千号人。某地维修师傅吐槽:“大陆的ABS泵质量不错,但现在新项目没了,估计以后的备件能省着用就省着用。”
师傅间谍式小八卦不断窜,像是舍弗勒、法雷奥。舍弗勒欧洲大本营,最新说年底削4700人,这都是由燃油车项目没着落、电气化进度放缓闹的。倒是法雷奥朋友那也有段搞笑经历,今年二月刚传出要裁1000人,结果第三天开工,加班饭都没了,还说什么研发投入不达标。
有意思的地方还多。像法雷奥国内业务员说,有一年年会开到一半高层突然宣布将预期销售额从225亿砍掉到205亿——消息一出,旁边的车友群当晚直接炸了,有人赌气卖掉手里股票,第二天真烧焦了——法雷奥股价炸下来6%。研究老车配件的老刘感慨,冷门的小众配置——比如16年款A6L里的主被动夜视,都还有法雷奥的影子,现在一问,配套订单全砍了。“将来十年内要修到法雷奥热成像模块,得赶紧收自拆件,否则会断代。”他说。
业内八卦也闹心。今年有传说采埃孚要拆分电驱动事业部,吵得群里沸反盈天,有说是要卖给国企,也有人猜是和日系边研究动力总成的磋商。结果三周前又出来一个消息,说法国那边有投资意向,但没下文。老头喜欢比较,说以前舍弗勒给凌志RX换轴承,件儿来得慢,现在说不定哪天彻底“下线”就没地下单了。
八卦归八卦,每回说起这帮大厂的现状,总会扯到早几年,零部件厂子里小伙子们都争着去德国出差,重庆方言里就叫“德国镀镀金”。又有半吊子技术员当年车间叹气,说“咱干的这活儿,后头机器人加AI全能干,厂里将来少不得又要折腾。”
配件荒,行业乱,倒让二手市场也多了不少趣事——阿伟最近入手了一辆老C级,说是带原厂采埃孚变速箱,还在车友群里拍了视频,一帮人围观问“带不带那5系同款的小油泵?”技师朋友支招:“想省事就别去4S店,去老车专修厂,修ZF手艺才全。”
工人们还在厂门口嘀咕工资单的时候,欧洲那边修理厂的活却没少。有人说,再裁下去,以后宝马和奥迪的原厂件,都得靠国内散件顶着卖。
这些事儿扯起来,三句话总绕不开那俩字:行情。年头有点怪,电动还没完全撑起来,老油车却翻身难。最近有新闻说,采埃孚电驱部门开会到半夜,员工吃三明治都不敢多加片火腿。真正的配件行家,大多认一句江湖真言——“风口轮不到你时,扇得最疼的永远是螺丝钉。”
阿伟昨晚喝酒又提起,说他都开始琢磨以后转行做空调了。宝马修理工群里,仍然有人打趣,“ZF变速箱都熬不过关税,你信不信下次轮到我们也要卖烤肠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