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Q2净利暴跌近七成,在华销量利润双降,门店被迫急速瘦身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大家聊聊的。

咱们平时一说起好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就是奔驰。

那个三叉星的标志,多少年来都代表着豪华、有面子。

奔驰Q2净利暴跌近七成,在华销量利润双降,门店被迫急速瘦身-有驾

可就是这么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品牌,最近的日子好像过得特别不顺心,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它曾经最风光的市场上,可以说是栽了个大跟头。

最新的财务报表一出来,数字看得人是触目惊心,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利润甚至跌得只剩下原来的零头。

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

是奔驰跟不上时代了,还是咱们中国消费者的眼光变了?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来看看奔驰的这份“成绩单”到底有多难看。

根据它自己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奔驰集团全球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差不多一成,而净利润更惨,直接被砍掉了一半还多,暴跌了56%。

这还只是上半年的平均数,如果单看第二季度,也就是四到六月份,情况就更糟糕了,净利润跟去年同期一比,直接下降了将近七成,跌了69%!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好像你开个店,去年这个季度赚了十万块,今年同一个季度就只赚了三万块,这生意基本上就快没法做了。

奔驰自己也知道情况不妙,赶紧给市场打了预防针,说今年的全球大环境不好,大家买车的热情也不高,全年的业绩估计会比去年差很多,得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了。

全球市场都不太好,这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为什么偏偏在中国市场,奔驰摔得最重呢?

咱们再来看一组销售数据。

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它的老家欧洲,销量下滑了3%;在北美市场,销量下滑了6%;可到了亚洲市场,销量直接就猛降了16%。

而亚洲市场里,咱们中国是绝对的主力,贡献了最大头的销量,也同样贡献了全球最大的跌幅。

数据显示,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卖出去的车,比去年同期少了14%,到了第二季度,下滑速度还在加快,同比下降了19%。

要知道,中国市场卖掉的车,占了奔驰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奔驰Q2净利暴跌近七成,在华销量利润双降,门店被迫急速瘦身-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主科严重偏科,还考了个不及格,那总成绩能好看得了吗?

中国这个曾经让奔驰赚得盆满钵满的“福地”,现在反而成了它业绩上最大的痛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豪华车巨头在中国突然就不灵了呢?

其实答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现在马路上跑的车,是不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

各种国产品牌,像比亚迪、蔚来、理想,还有华为参与的问界系列,设计一个比一个新潮,车里的屏幕一个比一个大,智能化功能一个比一个花哨。

反过来看奔驰,这位汽车界的“老贵族”,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这条新路上,走得实在是太慢了。

咱们国家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非常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卖出去的汽车里,新能源车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4%,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卖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的。

可奔驰呢?

它的新能源车销量占自己总销量的比例才两成左右,连市场平均水平的一半都没达到。

更让奔驰头疼的是,它好不容易造出来的几款电动车,好像并不怎么受中国消费者待见。

今年上半年,它的纯电动车销量非但没有增长,反而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寄予厚望的新业务不但没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反而还在拖后腿。

与此同时,它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传统燃油车,市场也在不断萎缩,销量同样在下滑。

这就好比一个拳击手,新学的招式打不着人,老拳法又没了力气,两边都使不上劲,处境非常被动。

归根结底,是奔驰可能没完全搞懂现在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

大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买一个豪华品牌标志了,而是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科技体验和智能化的驾驶感受。

奔驰Q2净利暴跌近七成,在华销量利润双降,门店被迫急速瘦身-有驾

很多消费者觉得,花同样的钱,买一辆国产新势力品牌的车,能得到比奔驰电动车更酷炫、更智能的体验,那为什么还要为那个三叉星标多付那么多钱呢?

业绩这么差,公司总部自然压力山大。

为了省钱,奔驰启动了一个降本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要节省出50亿欧元。

这么大一笔钱从哪儿来?

裁员、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而对我们普通人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它开始对自己庞大的经销商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S店,下了狠手。

以前燃油车时代,奔驰在中国疯狂开店,觉得店开得越多,车就卖得越多。

但现在情况变了,这些装修豪华、占地面积巨大的4S店,在销量下滑的背景下,从过去的“摇钱树”变成了巨大的成本“包袱”。

有内部人士透露,在一些二线城市,一家奔驰4S店一个月的租金就可能高达三百万,但卖一台车的利润率却低得可怜,甚至不到5%。

经销商为了抢客户,只能互相压价,你便宜五万,我就便宜八万,搞到最后大家都不赚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于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奔驰4S店“关店潮”就这样开始了。

有媒体统计,光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超过80家奔驰4S店被取消了授权,连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未能幸免。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不卖奔驰的4S店,换了个门庭,生意反而更好了。

比如在北京,好几家原来的奔驰店现在改成了华为鸿蒙智行的门店;在广州,也有一家退网的奔驰经销商转型去卖蔚来汽车,结果一个月卖出去的车辆数,比以前卖奔驰的时候还要多。

这种变化,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风向确实是变了。

企业为了自救而收缩战线,这本是商业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已经买了车的消费者的权益却受到了直接影响。

奔驰官方的说法是,如果是厂家提供的保养套餐之类的服务,可以到其他授权店继续使用,但如果是那家关门的4S店自己推出的服务,那就得车主自己去和店家协商了。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麻烦重重。

比如有报道说,上海一家4S店关门后,一些在那买了保养套餐的车主被告知,他们这个套餐只能在指定的经销商集团下属门店使用,而离上海最近的一家店,远在浙江嘉兴。

为了做个保养,还得专门跑一趟外地,这哪里还有豪华品牌应有的尊贵和便利?

很多车主当初之所以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奔驰,看中的就是它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品牌保障,但现在,随着门店的纷纷关闭,这些承诺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无疑是对奔驰品牌形象的一次巨大伤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