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82585 辆,同比增长约 19.9%。其中,乘用车销量 377628 辆,海外销售 90049 辆。
这个销量数字看起来不错,但是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6月的销量与5月销量基本一致,要知道比亚迪降价是5月23号开始的,然而整整一个月降价对于销量提升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再去对比同期去年 341658 辆的销量,看起来多卖了4万多辆,实际上2024年6月的出口量是 26995 辆,国内销售 314663 辆,而2025年6月国内的销量是 292536 辆,是呈现下跌趋势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在 7 月收回降价的原因,一方面降价刺激不了销量,另一方面,因为降价引起业内许多人的抵制,甚至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人民日报都抵制内卷,那就索性不降价了。
而比亚迪降价大法不再管用的原因,其实还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不少友商的车型价格比比亚迪还要低,而且比亚迪的主力车型也缺少更新换代。
以 A0 级小车为例,比亚迪卖的最火爆的小型车是海鸥和海豚两款车,尤其是去年的 11 月,海鸥月销量达到了 48754 辆,而随着吉利星愿的推出,A0级市场被星愿吃下了很大一块蛋糕,销冠也易主。
甚至连长城也忍不住在A0级市场卷价格来分一杯羹,新推出的欧拉好猫上市限时换新价为7.98-9.98万,采用的也是低价的策略,虽然魏总嘴上说不能卷价格,但是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
毕竟星愿就在那摆着,价格才是硬道理,为了销量降价就降吧。
正是因为友商产品的冲击,所以比亚迪的国内销量会稍微下滑,而相反吉利则实现了暴增。
吉利 2025 年 6 月销售 23.6 万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 16.6 万辆,暴增 7 万辆,而主要增长点就是来自于银河系列。
2025 年 6 月银河销量为 90222 辆,而去年同期才仅仅为 15975 辆,靠着对标比亚迪的车型,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狂飙,星愿、银河 E5、星舰 7 EM-i 、星耀 8 等车型对比亚迪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而吉利之所以也能在插混以及纯电领域分一杯羹,背后也是靠的低价高配策略,同等级的车型,吉利往往都要比比亚迪价格便宜而且配置更高。
虽然大家嘴上纷纷抵制内卷抵制降价,但是为了销量还是灰溜溜的去降价了,只是每次降价挨骂的都是比亚迪。
而且进了7月后,比亚迪收回了降价策略,而吉利却又推出新的降价,将4代帝豪的价格拉到了4.89万元,只是这次不再见到行业吹哨人出来抵制。
当然,比亚迪销量下滑的原因和自身也拖不了干系,旗下多款汽车没有进行升级大改款,以宋PLUS以及汉为例,放在3年前,现在的这个配置很能打,但是放在当下,说实话产品力其实已经落伍了。
16.98万的汉EV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上800V高压平台,当然宋plus更没有,而且续航只有500公里,虽然比亚迪充电功率这一块是强项,甚至还会在充电时抢其他车子的电,但是400V的平台已经不够看了。
而且智能升流、末端快充这些技术为什么不能加到汉上呢?
再比如,12万的海豹06EV都已经上了云辇C了,而宋plus和汉却没有,这让消费者怎么接受?
CTB车身一体化技术,算是比亚迪的看家本领了,因为刀片电池本来就比较适合做CTB,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汉依然没有使用。
所以,比亚迪现款车型可以升级的地方太多了,这也导致很多人在观望,一方面担心自己买完之后降价,另一方面又担心买完之后车系全新升级,就像今年新车全系搭载天神之眼一样。
现在比亚迪的产品力可以说是比较尴尬,价格上吉利、零跑更卷,同级别的车这两家更便宜。
同价位的车型,配置上又卷不过新势力,比如顶配的宋PLUS和低配的小鹏G6售价一致,但是小鹏G6续航更长,还搭载800V高压平台,电机参数这些也领先,智驾方面也更能打,内饰上又更加高级,符合现在年轻人审美。
而比亚迪所剩的优势就是更加稳定而且经过市场检验,三电系统更加可靠,除此以外产品力上就显得不那么领先了。
如果再去压榨价格,销量能不能上去不一定,但是一定会引来友商更多的批评,所以比亚迪大概率下一步会升级旗下车型,尤其是宋、汉这些中端走量的车型。
起码800V高压平台得给上去,而平台不要求EV3.0 EVO起码也得搞个E3.0才算回事,通过加量不加价这种方式去进行卷,或者也可以搞像特斯拉那样5年免息的政策,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
比亚迪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14.6 万辆,距离年度550万辆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所以不排除过了7月8月这两个淡季后比亚迪会推出新车或者新的购车政策去冲击销量。
所以不是刚需购车的人,如果考虑比亚迪不妨可以再等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