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凭什么让奔驰宝马在50万级市场低头?单月破万辆,连续19个月霸榜,这台车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门道

问界M9凭什么让奔驰宝马在50万级市场低头?单月破万辆,连续19个月霸榜,这台车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门道

夜里十一点,车库里停着的那台问界M9又自己开进了车位。我站在电梯口看着它倒车入库,心里琢磨着这事要搁五年前,谁敢信一台国产车能卖到五十多万,还把那些老牌豪华品牌甩在身后?

数字这东西不会骗人。今年七月,问界M9卖了一万多台,奔驰E级和GLC加起来也就一万五的样子,宝马X5大概五千台出头。更有意思的是,这车从上市到现在交付了快二十五万台,均价都在五十万往上走。要知道,这个价位以前可是BBA的自留地,现在格局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开了三个月,最大的感受或许就是那套智驾系统。早高峰堵在三环上,我试着把方向盘交给车,它自己变道、跟车、出匝道,甚至能看懂交警的手势。有次遇到个电动车突然窜出来,我还没反应过来,车已经停住了。后来听说这系统用了三颗激光雷达,算力比上一代翻了两倍多,难怪开起来这么稳。

不过真正打动我的,可能还是那些细节。比如座椅,二排那个准零重力的,我妈坐上去就不想下来,说比飞机头等舱还舒服。再比如灯光,晚上在地下车库,车灯会在地上投出导航箭头,跟着走就行,不用再盯着手机看。这些东西说起来不算什么黑科技,但用起来就是舒服。

问界M9凭什么让奔驰宝马在50万级市场低头?单月破万辆,连续19个月霸榜,这台车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门道-有驾

续航这块儿,增程版能跑一千四百多公里,纯电也有两百九十公里。我一般市区开都用纯电,周末出去玩也不慌,油箱在那儿兜底。纯电版那个充电速度更夸张,五分钟能补三百公里,基本上喝杯咖啡的工夫就满了。这要是放在以前,谁能想到新能源车还能这么玩?

底盘调校这事,问界M9做得挺聪明。它那套悬挂能提前五百米预判路况,过减速带之前自己抬高车身,转弯的时候又压低姿态。有次走山路,坐在后排的朋友都没察觉路有多颠,这功底确实不一般。加上四轮转向,十一米多的转弯半径,开起来倒不像台五米多长的大车。

安全配置堆得也挺足。玄武车身、八横五纵的架构、九个气囊,电池还做了五层防护。这些东西平时感觉不到,但关键时刻或许就是保命的本事。尤其是那个全向防碰撞,雨雾天、前后夹击都能识别,开着确实踏实。

车机系统跟华为生态绑得挺深。在车里就能控制家里的空调、窗帘,手机内容三指一滑就能投到车灯上。有次去郊区没信号,卫星电话救了急,这功能放在越野场景里估计更实用。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大概就是他们说的“生态优势”吧。

问界M9凭什么让奔驰宝马在50万级市场低头?单月破万辆,连续19个月霸榜,这台车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门道-有驾

说到保值率,今年上半年问界M9在插混车型里排第一,八成五的保值率。买车的时候我也算过这笔账,即便以后换车,亏得也不会太多。这事儿放在几年前,国产豪华车可不敢这么说。

车主群里聊天,大家最认的还是这车开起来的感觉。不是那种刻意堆砌科技感的调调,而是该有的都有了,用起来还不费劲。有人说它悬架舒服,有人夸智驾靠谱,也有人觉得空间够大、座椅够软。总之,五十万花出去,大部分人觉得值。

至于它怎么就把传统豪华品牌压下去了,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产品力是一方面,价格、配置、服务都是一方面,再加上这两年新能源的势头,天时地利人和凑一块儿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在这个价位站稳脚跟,本身就说明点问题。

现在回头看,问界M9这个案例或许会写进汽车史。不是因为它有多完美,而是它证明了一件事:国产车在高端市场不是没机会,关键看你怎么做。这条路还长着,后面的故事估计更精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