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上市22天交付7万台,赛力斯工厂大屏突然显示芯片库存为0,生产总监当场鼓掌背后藏着什么
5月9日下午三点,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的实时数据大屏跳出一行提示:“Chip inventory: 0”。生产总监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转身朝车间鼓掌。此时第7万台问界M8刚驶下产线,距离上市过去整整22天。零库存这事儿在制造业教科书里常见,但敢在新车交付高峰期玩这手的,行业里头还真不多。
传统车企的芯片周转天数大概维持在17天上下,留点余地总归稳妥。但M8这回走的路子有点不同——华为把MDC域控制器里原本需要4颗芯片的活儿压缩到1颗昇腾610上,贴片环节直接省了8秒。车间里的AGV小车根据生产系统滚动预测物料需求,芯片从到厂到上板只要90分钟,整个库存周转压到0.7天。这套玩法大概只有供应链高度数字化才敢试,芯片用量从4颗减到1颗,整机成本下降11%。
上市当天大定破3.2万,72小时锁单率91%,长三角的车规级AI芯片现货市场直接被买空。价格从1800块一颗飙到2650,华为海思紧急二次流片才把缺口补上。交付速度跟芯片速度挂钩,这在新势力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跑长途的人或许更在意续航数据。5月中旬有个直播挺有意思,M8从青岛胶东一路开到银川中卫,1498公里全程载3个人、空调23度、高速均速110,到站后表显剩余续航137公里,实测折现率96.3%。拆开增程器看,第四代1.5T深度米勒循环机热效率做到41.7%,比上一代提升2.4%,每升油多发0.19度电。后驱电机的碳化硅模块开关频率推到30kHz,铁损下降18%,下坡回馈功率能到90千瓦,下坡10分钟反充1.8度电。
电池包用的宁德“麒麟3”双化学体系,三元主材保低温,磷酸铁锂掺片提循环寿命,整包51.975度电重368公斤,能量密度200Wh/kg,比老款轻22公斤。直播当天“1526”上了微博热搜,词条阅读2.4亿,把理想L8的“1315”压到第二位。用户评论区冒出个新说法:“增程终点大概就是华为了”。
智驾功能这块值得说道说道。华为ADS 3.3在6个城市同步直播“车位到车位”,从地下二层机械车位自动驶出,全程28公里经过6个闸机、2个环岛、1个ETC,最后自动泊进商场立体车库,用时49分钟,方向盘零次人工接管。传感器方案是1颗192线激光雷达加3颗96线补盲,最远识别280米外的小轿车,横向精度0.05米。
算法端把Transformer感知模型剪枝到58M参数,跑在昇腾610的NPU上,单帧推理9毫秒,比Orin-X版本快42%。高精地图用的“华为RDS”众包更新,24小时内1.2万辆问界车把新修路段上传云端,30分钟生成可用图层,当天就给所有车主推送OTA。直播弹幕刷屏“这不就是司机下岗预告片”,微博话题阅读3.1亿,理想的城市NOA对比视频被压到第二。
安全配置方面,M8的白车身在中汽研实验室做64km/h偏置碰撞,A柱入侵量13毫米,沃尔沃XC90是16毫米。门槛梁用的“十宫格”铝合金挤压件,单根能扛120千牛横向力,相当于12吨重物压上去不变形。电池包底护板是2毫米航空铝板加1.5毫米复合材料,12.7公斤重量能承受30千牛球击,相当于1.5吨钢筋从5米高砸下来。整车配了9个气囊加16个安全点位,包括前排中央气囊,避免司机副驾“二次对撞”。ADS的全向防碰撞在80km/h对静止假车能刹停,比E-NCAP 2026标准快5km/h。
有B站up主做过对撞测试,M8车门能正常打开,对比车型门框变形4毫米,弹幕刷“安全才是最大豪华”。碰撞成绩出来那天,这条视频在汽车区置顶了一整天。
空间布局这事儿挺见设计功底。M8舱内纵向长度做到3510毫米,“得房率”67.6%,比同尺寸燃油车多8个点。工程团队把防火墙前移22毫米,空调箱从中央挪到前舱右侧,暖风管道埋进地板下,省出35升空间。第二排H点往后挪18毫米,座椅厚度削8毫米但用双硬度发泡,坐感没打折扣。第三排靠背角度从25度调到30度,座垫长430毫米,成年男子膝盖到前排还有两拳。后备厢深465毫米,能塞4个28寸行李箱,下面还藏着65升暗格,车主们叫它“搬家级SUV”。抖音话题播放1.7亿次,宝妈们集体晒儿童座椅加婴儿车同框照片。
音响系统用的HUAWEI SOUND“磐石门”低音技术,20Hz下潜失真0.2%。传统车门低音靠160毫米喇叭,冲程长但门板薄,容易共振。华为把低音单元移到副驾脚踏下方,铸铝“磐石”腔体壁厚4毫米、容积9升,相当于3个家庭影院低音炮。软件端用“超感空间音效”算法,根据座椅压力传感器判断乘客位置实时调整声场,主驾头枕模式只给司机播导航,副驾看剧不串音。实验室数据20Hz-20kHz频响曲线正负1.5dB,柏林之声3D音响是正负2dB。
有车主实测在车里听《渡口》,鼓点下潜到胸口,微博音乐大V打分9分,评论区冒出“车载音响卷到Hi-End”的说法。这年头在车里听个歌,讲究的人越来越多了。
软件迭代能力大概是另一个看点。华为把网关、智驾、座舱、动力、车身、热管理全收进“乾崑”中央计算平台,118个控制器统一ARM架构,OTA窗口30分钟,成功率99.8%。5月30日首次推送“露营模式2.0”,空气悬架自动找平,四轮电机微调0.5度,车内水平仪误差小于0.3度。
有车主在川西4000米海拔测试,晚上把后排放倒铺充气床,车机自动关闭迎宾灯、降低空调风量,电量低于30%增程器静默启动,噪声38分贝,理想那款是43分贝。B站up主连夜出片,弹幕刷“买台车还能越用越新”。
双腔空气悬架配Pre-Curve弯道预瞄,让这台2.7吨的车劈弯侧倾角控制在2.8度。传统单腔气囊只能调高低,双腔可调弹簧刚度,0.1秒完成软硬切换。Pre-Curve提前50米把弯道曲率、坡度、限速喂给悬架,侧向加速度小于0.15g时自动变软,大于0.25g时自动变硬。实测60km/h过90度弯,车身侧倾2.8度,宝马X5是3.5度。CDC连续阻尼减振器每秒调整1000次,过减速带加速度从3.2g降到1.8g,乘客头部晃动减少四成。
抖音有个博主用无人机跟拍M8跟理想L8同场绕桩,M8水杯溢2滴,L8溢12滴,评论区说“悬架卷到物理极限了”。这种对比视频流量向来不低,那条播放量破千万。
星闪车钥匙用5.8GHz加Polar编码,定位精度0.1米,10米迎宾光效、3米解锁、1.5米折叠后视镜。车端1主4从模块,手机即使放裤兜,绕车360度无盲区。实验室里8台手机、5台车载蓝牙、3台Wi-Fi路由器同时干扰,星闪丢包率0%,蓝牙丢包12%。7月OTA后支持Apple Watch,用户游泳回来抬腕解锁。微博话题阅读1.1亿,有人说“星闪钥匙把我手解放了”。
31个月累计50万台下线,鸿蒙智行刷新了“新势力最快50万”记录。赛力斯凤凰工厂每60秒下线1台M8,焊接车间362台KUKA机器人,焊接精度正负0.05毫米。总装线用“四轮独立EMS+AGV”混流,可同时生产5款不同配置,订单到交车最短7天。
供应链端华为把120家核心Tier1拉进“数字孪生”系统,预测误差小于3%,库存资金占用下降22亿。50万台里68%用户选装ADS高阶包,华为车BU据说因此提前一年实现盈利,余承东内部信里写“车BU终于止血”。8月2日第50万台交付现场,车主们集体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B站直播在线580万人,弹幕刷屏“见证历史”。
这些数字和动作拼起来,大概能看出新势力在供应链、智能化、制造效率上的一些新打法。能不能持续跑下去,还得看后面市场和用户怎么说。造车这事儿,短跑容易,长跑才见功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