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于特斯拉的新闻刷屏了:多名车主联合起诉特斯拉,认为公司在销售“完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简称FSD)功能时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退一赔三”。这些车主表示,他们花了数万元购买FSD功能,但实际使用中,车辆远远达不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水平,甚至连基本的自动避障、识别交通信号都时常出错。有的车主吐槽说:“这哪是自动驾驶,简直是‘自动生气’功能!”
事实上,特斯拉的FSD功能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画饼”状态。官方宣传中,它被描述为能够实现无人干预的驾驶,但现实中,车主们发现它依然需要人工频繁接管,甚至在某些复杂路况下表现糟糕。更让车主不满的是,特斯拉在销售过程中强调FSD是“未来可升级”的服务,但多年过去,所谓的“完全自动驾驶”依旧遥遥无期。这次车主们集体维权,不仅是为了退钱,更是对特斯拉长期“承诺多于兑现”的做法感到愤怒。
说实话,看到这条新闻,我第一反应是:特斯拉这次真的玩脱了!作为一家以科技和创新闻名的公司,特斯拉确实改变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认知,但它在FSD功能上的做法,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骗。咱们普通人花几万块钱买个功能,图的是方便和安全,结果呢?等到的是无数个“下次更新再说”的空头支票。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
想想看,特斯拉在宣传FSD时,用尽了“革命性”“颠覆性”这样的词汇,让很多人觉得“买了就是赚到未来”。但现实是,FSD功能至今还在L2级别(部分自动化)徘徊,离真正的L5(完全自动驾驶)差得远呢。这种过度宣传,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车主们不是不能接受技术迭代需要时间,但他们无法接受明明做不到,却非要吹成“已经实现”的虚假营销。
更气人的是,特斯拉的态度一直很“高冷”。出了问题,总是甩锅给用户“不会用”,或者强调“这只是辅助功能”。可问题是,你卖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啊!这种“甩锅式”回应,不仅伤了车主的心,也让品牌信誉大打折扣。科技公司可以大胆创新,但不能把消费者当成小白鼠来试验,还让他们自掏腰包当冤大头。
其实,特斯拉的FSD纠纷只是智能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很多车企为了抢市场,拼命宣传自动驾驶功能,但实际技术根本没跟上。这种“先承诺后补票”的模式,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车主们这次起诉,不仅仅是为了退钱,更是在为所有消费者发声:科技可以酷,但不能骗人!
总之,特斯拉这次被起诉,给所有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创新不是吹牛的资本,消费者的信任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如果只顾着画大饼,忽视实际体验,再炫酷的科技也会变成泡沫。希望特斯拉能认真对待车主的诉求,别再让“完全自动驾驶”成为一个笑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