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比亚迪在巴西的这档事儿,得从2025年10月9日那个下线大典说起。这天,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比亚迪工厂里,全球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啦,这一幕也是让比亚迪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达成这个产量的新能源车制造商。巴西总统卢拉也亲自到场,还变身成了这辆宋Pro的车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把车钥匙交到卢拉手中,除了简单的交车仪式外,更像是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卢拉那会儿说,这让他觉得比亚迪不只是卖车,更帮巴西人民找回了自己的自豪感。工厂门口的马路也正式叫比亚迪路啦,每次当地人提起,心里都觉得挺亲切的。
这家工厂的背景可真不一般,它的前身可是福特在巴西的老工厂。福特在那边干了差不多一百年,卡马萨里这块地方的经济很大部分都依靠它维持。到2021年,因为全球业务调整,福特一下子关掉了巴西的三家工厂,包括这个关键基地。顿时,就有五千多人的饭碗没了,地区GDP也因此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失业率蹭蹭往上蹿。福特退出时,美国的关税政策还压着巴西的工业发展,成本高得让企业苦不堪言。工厂就这样空置了几年,设备都生了锈,居民的生活也过得紧巴巴的。比亚迪接手这个老旧厂址,简直就像及时雨似的,只花了55亿雷亚尔,把厂子翻新改建,首阶段的产能就冲15万辆,未来还能扩到30万辆。而且,直接和间接提供的岗位超过2万,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拉动力气。
比亚迪来到巴西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了。那会儿,电动公交车已经在巴西的街头跑了起来。到2021年,几年下来,他们在巴西卖出了17万辆车,连续两年摘得新能源销售的头把交椅。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也是越来越火热,比亚迪瞅准了这个商机,不只是建了工厂,还带来了完整的供应链和研发团队。这个工厂不仅仅是组装线,还包括了电池和电机的本地化生产,让巴西的汽车行业从原来的外资依附变成能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宋Pro这款车配备的插电混动系统,还能用巴西常见的甘蔗乙醇作燃料,这东西巴西到处都是,用起来既便宜又环保,减轻了对进口油的依赖。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事儿确实给巴西的工业基础带来了稳定。福特关厂之后,卡马萨里的情况就像失了魂似的,现在比亚迪一进来,生产线每55秒就能出一辆车,海豚和海豹这些车型在本地化生产之后,市场份额直线上升。到2025年第三季度,巴西全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8%涨到15%,比亚迪算是起了很大作用。工厂还带火了周边200多家供应商,女员工占比达到35%,工资从福特时期的3200雷亚尔涨到4200雷亚尔,再加上培训补贴,家庭收入又回升到原先的水平的120%。失业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城市的GDP也开始暖起来了。
以前,外资进巴西大都是把零件运过来,让当地人拧螺丝,赚的主要还是别人。工厂要关就关,留下的都是烂摊子。比亚迪不一样,他们把三电系统的专利库开放给巴西的高校,让大一的学生就能拆电池包做实验,毕业之后直奔研发中心。2025年毕业的机械系学生里,三分之一收到比亚迪的Offer,这在巴西汽车行业可是头一次。比亚迪还和巴西的CBMM矿业公司合作,用铌电池延长寿命20%,锂矿在米纳斯吉拉斯近距离供应,碳酸锂的本地化加工,运输时间缩短80%,成本降低12%。到2027年,从锂谷到卡马萨里的产业走廊就要开通了,物流时间从15天压缩到68小时。
巴西政府也挺给力的,到了2025年前的雨季到来之前,推行了绿色出行法案,把新能源车的税率最高降低了34%,企业如果采用技术转让,还有资格抵税。比亚迪贡献了217项专利,影响了南美地区的认证标准,这等于是为未来的规则提前做好了铺垫。在市场方面,海豚在巴西本地生产只用了8个月,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把大众ID.4都给挤下去了。电池包采用液冷板,电机有防盐雾涂层,空调还优先保护电池,这些设计让巴西车主的续航多了18%,衰减少了2%。在赤道附近,这些细节可是关乎车辆稳定性,否则车子很容易出现毛病。
不光是在巴西行得通,这套路现在正向其他地方扩散。像墨西哥蒙特雷、阿根廷科尔多瓦、智利圣地亚哥,几乎都在谈“类似项目”:锂矿、整车制造,再加上回收一体化。这叫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叫做“南南生产圈”,是用资源交换技术,用市场促进标准,通过创造就业来赢得支持,摒弃草率卖矿石换整车的老路子。比亚迪的回收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锂、镍、钴的回收率都在92%,依赖原材料也减少了40%,就像在工厂里搭了个虚拟矿山似的。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可算是个标杆了。以前出海基本靠卖产品赚快钱,现如今,比亚迪走的是融入当地的路子,技术带过去、岗位带过去,一起把蛋糕做大。巴西作为全球南方国家,追求多边主义,不愿意依附一个大国。卢拉特别强调,巴西不会受制于外国总统的情绪,国家交往讲究互相尊重。这事儿也折射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大变化:过去德、美、日三国瓜分天下,现在中国品牌结合拉美丰富资源,变成了第二大势力。它们绕过欧美的关税壁垒,在南方国家内部搞循环,逐步崛起。
当然会有风险,比如锂价的起伏,阿根廷盐湖产能增加可能反转原本的成本优势,培训跟不上扩张的步伐,空谈也就没戏了。不过,比亚迪提前做了布局,回收系统就是个很好的对冲手段。福特留下的空厂房,现在机器在轰鸣,墙上那“FORD”的字被涂成了“FORWARD”,意思就是往前走,也给巴西和中国车企带来了新的发展出路。
整体来看,这不单单是比亚迪一个企业的事情,更是中巴合作的一个缩影。巴西坚持维护主权,选择共赢,进一步拉近了合作关系。比亚迪在巴西不仅仅是在卖车,还在重塑当地的交通网络,建了200个充电站,还用光伏技术来供电,达到30%的用电量。巴西民众开始敢于买车了,电动车的渗透率从0.3%涨到4.7%,这当中,比亚迪的大功不可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