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充电桩繁忙,请耐心等待”提示,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在高速服务区已经排队等了近40分钟。 他的电动车电量只剩下15%,而前面还有三辆车在等待充电。 这是去年春节返乡时,许多电动车主的真实经历。 这样的场景正在推动一项国家级的变革。
2025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中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过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这一政策直接回应了当前充电设施面临的核心问题。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指出,尽管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基本能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但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不均衡、设施功能结构待优化、居住区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
行动方案设计了五大专项举措。 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要求在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在农村地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 这意味着三年内,中国充电设施将实现质的飞跃。
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在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对于既有居住区,则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推广“统建统服”模式试点。 这一政策直接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动车主的“最后一公里”充电难题。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瞄准了更前沿的技术领域。 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 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将不再只是用电设备,而是成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在电网需要时反向送电。
充电模块作为直流充电设备的“心脏”,在充电设施总成本中占比高达45-55%。 这一关键部件目前主要由英飞源、优优绿能、英可瑞等国内企业提供,它们占据了充电技术的制高点。
充电运营环节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 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TOP15运营的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92.4%。 特锐德旗下的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构成了行业的第一梯队,它们掌握着最优质的充电站资源和用户数据。
特锐德作为行业龙头,2024年上半年其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收入达到26.58亿元。 这家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模式,集充电模块生产、充电设备制造及充电站运营能力于一身,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充电服务费仍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上海为例,乘用车充电服务费上限在0.45-1.47元/kWh之间,公交车充电服务费上限在0.4-1.23元/kWh之间。 北京则采用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为当日92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的15%。
行业正在探索“充电服务费+广告费”的商业模式。 运营商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通过广告收入抵消部分运营成本。 一些商圈充电桩通过播放本地餐饮、购物广告,每月可增加数万元收益。
差异化定价策略开始普及。 部分运营商在高峰时段(8:00-22:00)将电价上浮20%,谷电时段下浮30%,引导用户错峰充电。 对超充桩实行“功率阶梯定价”,充电功率越高,单价相应提高,满足不同用户对充电速度的需求。
“充电桩+储能”模式逐步落地。 充电桩在电价低谷时储存电能,高峰时为车辆充电,赚取电价差。 有储能充电桩项目测算显示,通过峰谷套利可使年化收益提升15%。
停车场与充电桩的结合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 某写字楼停车场引入充电桩后,车位使用率从60%提升至85%,收益实现翻倍。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中心区域充电桩布局的场地限制问题。
充电运营商还尝试与车企合作,为特定品牌车型提供专属充电服务,由车企提供补贴。 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品牌忠诚度,又为运营商带来了稳定客源和收入。
在天津,中心城区已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5公里充电服务半径网络。 太原市利用众筹建桩模式快速形成8000多辆电动出租车的服务网络。 重庆则以换电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充电服务。
政府部门为保障行动方案落地,明确了各部委职责分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统筹推进方案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车网互动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城市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督导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被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本地区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改造支持力度。 电网企业需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水平,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则要提升建设规模和服务品质。
安全管理被列为重点任务。 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加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充电建设运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开展充电站选址、设计、建设和消防设施布置。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 这一基数将成为三年倍增行动的基础。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行业正在解决老旧设备更新问题。 行动方案明确要开展交流充电设施、服役八年以上老旧设施、800伏以下电压平台充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这将直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避免找到充电站却无法充电的尴尬。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指出,部分充电场站设备存在老化、更新问题,充电场站的信息在App上并未更新,造成车主找到充电站后发现无法充电、充电桩被占用等问题。 行动方案的实施将系统性地解决这些痛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