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万限时惊喜价!理想i6横空出世,雷军力荐全场沸腾:续航720公里,10分钟极速回血,国产新能源迎来最强对手?
9月的北京,气温微凉,却掩盖不住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火热。作为万众瞩目的明星选手,理想i6的发布会当晚,不少车迷和业内分析师都把目光投向了现场。这一次,理想i6不仅以23.98万元的首销惊喜价成为话题焦点,720公里超长续航与10分钟极速超充的“双重炸弹”,更在发布伊始就牢牢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更妙的是,预热阶段雷军在年度演讲中“点名力荐”,让产品声量再度跃升。有网友调侃:“难道小米汽车要和理想比个高下了?”
理想i6一出场,气场便不同以往。4950毫米的车长、3000毫米的轴距,如果把它与同级别热门车型放在一起,还真是“鹤立鸡群”。同时新车全系只设一个配置,这种扁平化作风仿佛在说:“产品力过硬,还怕你挑花眼?”这份自信不仅体现在设计层面,还有让人想咬一口的价格。发布会现场传出23.98万元起售的消息后,连现场直播的弹幕都在欢呼:“再不抢,名额没了!”
回顾理想汽车近几年的成长轨迹,这份气度并非无源之水。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全年销量达到了13.3万辆,2023年突破到31.8万辆,成为新势力中的实力派选手。布局纯电市场,理想i6无疑承载了不小的野心。网上就有搬出了2023年中国新能源SUV市场的数据,Model Y年销45万辆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ARKI、宋PLUS等“新兵”,理想i6的瞄准,可不就是冲着龙头位置去的?
回到“硬通货”——产品力上。现场实拍感受最直接的就是这套前排双躺椅设计。对于经常出差的都市白领而言,歇歇脚小憩已不再是奢望。车内配备的21.4英寸3K超清大屏,更像是把“私人影院”搬进了移动空间。直到发布会结束现场还有观众乐呵呵找工作人员体验,看得出对这块大屏的热情。
当然,比起“外在美”,内在实力才是理想给市场上的一颗“定心丸”。这一次21.4英寸超大屏辅以自研系统,让娱乐与导航分区流畅,驾驶感受一气呵成;更不用提此次主打的5C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官方宣称直接复活500公里。“电荒”的烦恼仿佛一下烟消云散。更夸张的是,CLTC(中汽中心行驶循环)下续航高达720公里,已经逼近部分油车的“一箱油”水平。
要知道,续航里程是许多新能源用户头疼的“命门”。在某调查平台上一项针对新能源车主的调查显示,约67%的用户因“里程焦虑”而选择观望。理想i6对内打通了电池技术的堵点,对外则拉高了行业技术天花板。这背后其实有大招。理想汽车的官方直播数据显示,全系标配5C超充电池组,电芯采用智能温控与材料创新。相关工程师透露,在百公里等速工况下能够实现730公里实际行驶,一台车跑长途妥妥的。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i6的科技感也是满满。此次搭载了MindGPT自主决策深度思考模型,支持自然语音自由对话,更可以通过面容和声纹解锁爱车。如果你体验过人脸/指纹识别手机后“回不去”屏幕密码,这种便利在汽车上的实现,无疑是让科技改变生活。现场有媒体体验停车缴费新功能,只见车主轻松对讲,自动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不超三秒。
而且新车还全系标配VLA司机大模型,搭配算力高达700 TOPS(即每秒可进行7万亿次运算)的“区块级”芯片Thor-U,再加激光雷达的辅助驾驶硬件,稳稳构筑了新一代智慧出行体验。再加上OTA(在线升级)能力,不难看出理想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是顶着风口一路狂奔。
产品厚道之余,品牌调性也没被落下。从外观来说,理想i6没有追求“花里胡哨”的线条,而是保持大气稳重中不失时尚。现场工程师还偷偷爆料,理想i6的风阻系数只有0.268,这样的成绩连不少造型专家都点赞。从功能到颜值可谓面面俱到。
本来发布会已经“赢家通吃”,但显然理想汽车并不满足于此。9月25日晚,雷军在自己的年度演讲中罕见地提到了理想i6。当时他这么说的:“今年年初我们买了三辆Model Y,仔细研究了每一个零部件。Model Y的确是一台好车。如果各位不选小米牌Yu7,也可以考虑Model Y。当然啦,国内别的车现在也很棒,比如明天就要发布的理想i6,也值得考虑……”这句含蓄的表态被许多行业分析师解读为:“国产新能源并非独木难支,而是‘百花齐放’。”
一方面雷军代表的新晋势力与理想汽车这样的中坚力量擦出了火花,另一方面,新能源这个赛道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理想i6、Model Y,还有小鹏、蔚来等新老玩家不断卷出新高度。谁能在2024年的市场格局中突围,成为人们议论的新热点?从理想i6的定价和配置来看,似乎已经给行业内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普通用户其实最关心的永远是两个问题:一,新技术是否靠谱,到底能否兑现?二,这么多智能配置,谁才是真正为“用车人”考虑的?以理想i6的实际体验来说,10分钟的极限快充、720公里的超大续航已经不用“打个问号”了。况且,理想旗下的高速补能网计划正在全国铺开;北方冬天补电慢、南方暴雨出远门也不用发愁。至于智能驾驶和辅助功能,虽然还不能“撒手不管”,但一些常规的变道、避障处理策略已经足够成熟。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73亿元,人才团队规模突破一万人,其中国内顶尖智能驾驶研发人员达2600人。如此厚重投入,不只是为了抢占风头,更是给新能源“下半场”开了个好头。翻看理想各地直营门店,体验区座无虚席,每到周末几乎都是“人满为患”。有被现场工作人员调侃是“买理想,就像抢双热门球鞋”。
对于消费者来说,理想i6所代表的不只是理想品牌的新基因,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突围全球市场的自信表达。曾经高不可攀的智能科技,如今成了一辆家用车标配;过去需要“保守用电”的担忧,现在只需“补能10分钟”就能一脚油门飞驰千里。
发布会间隙,一组理想i6滑过城市天际线的实拍照片刷屏。灯火通明下,都市新贵的“第二起居室”就这样从空想变成现实。有关“家庭用车升级”的热议已经持续了整晚,许多新用户留言:“不看广告,只认理想i6能跑多远!”这样的口碑,无疑是对造车新势力最大的肯定。
新能源汽车变革正值风口,理想i6这样做到了技术、体验及用户诉求的平衡,把看似距离很远的前沿科技变成了我们身边的用车日常。如果你正打算换车,不妨走进相应的直营体验店,上手体验,也许会收获远超预期的美好。未来出行,谁说一定只有一个答案?理想i6这份答卷,或许正好合你心意。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