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档、中控悬浮屏“插刀”出场,这车内饰背后有几层玄机

崩盘还是新神?怀档、中控悬浮屏“插刀”出场,这车内饰背后有几层玄机

01 谁还用怀档?遇上这类设计我总是先皱眉

怀档、中控悬浮屏“插刀”出场,这车内饰背后有几层玄机-有驾

上周我去蹭朋友刚试完问界M7的饭局

话题炸开锅了

有人照片刚刷到尚界H5的内饰暴露

怀档、中控悬浮屏“插刀”出场,这车内饰背后有几层玄机-有驾

怀档设计直接把现场一半车主整不会了

我自己当年也踩过怀档的坑

第一次开大众旗下早期MPV,那种一拉一推的设定

怀档、中控悬浮屏“插刀”出场,这车内饰背后有几层玄机-有驾

摸索半天才敢挂挡

说人话就是

当下不少新品牌把怀档又搬回来

到底是真方便,还是蹭情怀呢

其实用惯传统档杆的人,到怀档多少有不适

比如你刚加完油

坐进车里,一摸中控,想挂D,结果找不到

怀档隐藏在方向盘侧边

晚上光线不好,摸起来特容易出意外

尤其新手

怀档有一定优势:腾出中控空间,做杯架、无线充电啥的都方便

但对于不少老司机来说,这种改变就是多了一道适应门槛

02 悬浮式中控屏,说高级也有瑕疵

我见过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卷屏幕

大尺寸、悬浮,看起来好像挺有科技感

尚界H5这块屏,设计确实跟尊界S800、问界M9那路数差不多

屏幕悬浮,位置足够高

方便眼睛平视,不用低头找信息

这点是安全隐患的一个小缓解

但是

太悬浮的话,屏周围容易落灰

有的酒杯党干吃瓜子顺手一丢,壳子能卡在屏下缝里

屏幕反光在太阳直晒时也挺明显

我曾在丰田某新能源试驾会,当场掏湿巾擦屏

用到最后,还是怀念那种内嵌式不反光的设计

厂家现在给中控屏植入更多多任务,比如控制空调、导航、辅助驾驶

但操作部分,像华为乾崑ADS的功能按键大都要屏幕里点,没有物理反馈

手湿了或者颠簸路段,触控体验不如实体键

03 空间、豪华、套路和噱头:一台车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是啥

图上余承东后排两拳距离,看着后排空间很阔

但说实话,实际开车时后排腿部空间用到的时间很有限

我在公司试的增程SUV——用上192线束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那一套,确实科技很强

有种会不会以后直接让车自己开去接小孩的错觉

机械内门把手和车顶扶手这种配置,对实际乘坐舒适性比豪华感还有用

尤其后排中央扶手,朋友一家出行,长途路上把水、杂物都能分开放

这点还挺贴心

但是话说回来

有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比如多屏、多按键、座舱氛围灯啥的

真用起来就像家里买了复杂咖啡机

天天喝速溶

实际车的价值还得看空间、安全、用料

如果定价在18到23万

我会更关注底盘调校、辅助驾驶系统实际体验

毕竟GB 9743-2024《轿车轮胎》这种国标,也不是只看轮胎型号牌子那么简单

真家用,只看表面配置,掉坑的概率太大了

04 行业套路和反向思考:新车露内饰,坑和机会都藏在细节里

这年头纯电、增程SUV的宣传口径,十有八九都在比空间

但空间大不等于坐着就舒服

座椅材质、隔音、二排靠背角度

这些才是老司机兜里揣的尺子

我身边有个人,自嘲三年换了五台车,最后回归了丰田小型SUV

就因为新品牌的所谓高级设计,让他天天跟家里人掰扯‘怎么调座椅’

而且

辅助驾驶吹得太高,实际上路还看算法和冗余

华为乾崑ADS这套,虽然配置高,看参数能打

但真遇上光线差或者场景识别模糊,不如自己把控方向盘稳

这个话题能聊一天

最后一句

别被怀档和悬浮屏的‘酷炫’带跑了

一卡一卡还真有坑

选车还是那句话

为家为自己,核心要素得拉出来逐条对比

实用第一

科技别太复杂

我这几年踩了很多坑,回头看都是细节决定日常开心不开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