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网上有个事儿闹得挺大,主角是咱们国产新能源车里挺有名的小鹏汽车。
这回上热搜,不是因为发布了什么黑科技,也不是哪款新车卖爆了,而是因为一件听起来不大,但又特别堵心的事儿:有销售把答应给车主的5000积分给私吞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觉得车主自己太傻太天真,也有人骂销售没良心,但更多的人,是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小鹏汽车这个品牌。
这区区500块钱的事,怎么就能掀起这么大风浪?
这背后到底是个人道德问题,还是公司管理的大窟窿?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事情得从一位深圳的张女士说起。
去年夏天,大概是6月份的时候,张女士高高兴兴地去小鹏汽车的门店,看上了一款P7i,这车外观时尚,智能化程度也高,挺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买车嘛,都是件开心的事,跟销售顾问聊得也挺好。
价格谈得差不多了,到了最后敲定的时候,销售为了促成这一单,就给张女士画了个“饼”。
他说,可以用一个“老带新”活动的内部名额,额外送给张女士5000积分。
这5000积分在小鹏的官方商城里,差不多能当500块钱花,可以换点车载用品、生活周边什么的,也算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优惠。
听到还有这等好事,张女士当然是欣然接受。
可接下来销售的一番话,就给这事儿埋下了一个大大的隐患。
销售解释说,因为这是走的内部同事推荐的名额,所以这5000积分,现在是存在他一个同事的账户里,没办法直接转到张女士自己的账户上。
他当时拍着胸脯保证:“姐,您放心,这积分就是给您的,绝对跑不了。您啥时候想用,就在手机APP上挑好东西,告诉我一声,我立马让同事给您下单,直接填您的地址邮寄过去,方便着呢!”
咱们平心而论,听到这话,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可能心里都会咯噔一下。
这不就等于说,我送你一份礼物,但这份礼物得先放我朋友家,你想用的时候再来找我,我再让我朋友给你。
这里面的变数可就太大了。
但当时,张女士可能正沉浸在即将拥有新车的喜悦里,再加上现在很多新势力车企都宣传自己是直营模式,服务透明,不像传统4S店套路多,她就对这位代表着小鹏官方形象的销售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没再多想,就这么答应了。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小半年。
张女士开着新车,心里也一直惦念着这笔“待兑现”的积分。
有一天,她在小鹏商城里正好看到个喜欢的东西,就想起来把这5000积分给用了。
于是,她满怀期待地在微信上联系了当初那位销售。
可没想到,对方的一句话,直接让她从头凉到脚。
销售在微信里轻描淡写地回复说,不好意思啊,那个积分已经用掉了。
张女士当时就懵了,自己的东西,自己一次没用过,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她立刻追问是怎么回事,销售的解释也是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楚。
张女士感觉自己被耍了,这已经不是500块钱的事了,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是对她当初那份信任的无情践踏。
双方在沟通中火气越来越大,最后,那位曾经热情周到的销售,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消费者都深恶痛绝的举动——把张女士的微信拉黑了。
这下可把张女士给气坏了。
销售跑了,但车是小鹏的,店也是小鹏的,她理所当然地想到了找官方解决。
她拨通了小鹏汽车总部的客服电话,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还把自己和销售的部分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提交了上去。
她本以为,这么大一个公司,总会给自己一个公道。
然而,小鹏总部的回复,却让她彻底心寒。
官方客服给出的结论是:根据您提供的现有材料,我们无法认定这属于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暂时无法处理您的诉求。
“证据不足”,这四个字,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分量太重了。
当初销售口头承诺的时候,谁会想到要全程录音录像,把每一句话都当作呈堂证供来保留呢?
消费者选择相信品牌,相信穿着你品牌工服的员工,这本身就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交易。
现在出了问题,品牌方反过来要求消费者提供天衣无缝的证据链,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公,是一种店大欺客的傲慢。
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好求助于媒体。
新闻一报道,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
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事儿小鹏汽车处理得太离谱了。
有人说,这就好比你在银行柜台存钱,柜员说我帮你操作,结果钱没了,银行跟你说“你没证据证明钱是给我们的柜员的”,这能说得通吗?
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的职务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公司都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把这定义为销售和客户的“私人恩怨”,是典型的推卸责任。
这件事,给所有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品牌都敲响了警钟。
这些年,我们的国产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技术上、设计上越来越自信,销量也节节攀升,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
但是,一个品牌的建立,光靠过硬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服务,尤其是处理客户问题的态度和机制,才是真正能够留住人心的“软实力”。
一个真正强大的品牌,应该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敢于为自己员工的失误买单。
面对张女士的投诉,一个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立刻启动内部调查程序,去核实那位销售的行为,去审查所谓的“老带新”活动是否存在管理漏洞,而不是第一时间把皮球踢回给消费者。
对消费者的信任和投诉,应该采取“有罪推定”的原则去内部审查,而不是要求消费者“无罪推定”地去举证。
这500块钱的积分,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它背后所关联的品牌信誉,却是千金难买的。
因为这件事,可能会让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小鹏的销售靠谱吗?
小鹏的服务有保障吗?
这种无形的损失,远比500块钱要大得多。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产品和服务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技术再先进,如果服务体验跟不上,最终也只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