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名爵MG4限量500台先行者计划开启,预售7.38万起
有时候在车友群里闲聊,总有人问最近有没有啥新鲜的电车动静。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老赵突然发了个截图,说名爵MG4又要搞事情了。这次是官方直接放话——8月15号中午12点开报名通道,只给500个名额,谁抢到谁先提。预售价从7.38万起步,到10.58万封顶。销售小王顺嘴补了一句:等正式上市再退差价,这操作倒挺实在。
说起来这回MG4变化不算小。我那会儿还特意跑去店里瞅了下真车,新款前脸跟以前判若两人。灯组换成新的造型,看着比老款精神多了,“MG”标志还整上LED背光,有点夜路杀手的意思。前包围进气口也大一圈,两边还有类似通风口的设计,不知道夏天堵城里的热风会不会更容易散出去。
侧面看过去没啥花活,用的是传统门把手(我家那台2019年的还是隐藏式,现在反而流行回来了),充电口挪到了前翼子板那里。我记得原来尺寸是4287/1836/1516毫米,现在新款拉长到4395毫米、宽1842、高1551、轴距2750——比老版长108毫米,高35毫米,轴距多45。这些数字其实平时用不上,但后排腿部空间确实感觉宽敞一点,上次邻居阿姨坐进去都说“哎呦,比你那破桑塔纳舒服”。
轮毂方面,这次有16和17英寸两种可选,我现场摸过17寸双五辐那个样式,还挺扎眼。不过最让人纠结的是配色,一共六种:东来紫、清波翠、月光白、珊瑚红、星野灰,还有海岛蓝。我个人觉得清波翠适合夏天拍照,但听师傅讲维修工位上最多见还是白色和灰色,说撞坏修漆便宜点。
尾部设计也是一大亮点,新款用了贯穿式尾灯,两边里面带箭头形状,看着像科幻片里的飞船信号。“MG”标识正好卡在中间,而且牌照架位置往下移到了后包围那里。有一次洗车的时候差点没找到牌照螺丝孔在哪,被师傅笑话半天。
内饰这块变化也不少,新出的蔷薇紫和黛山蓝两个主题配色,我媳妇看完照片就嚷嚷要紫色(她一直对汽车颜色很执念)。方向盘还是双辐,不过加上加热功能,在北方冬天真是救命稻草。另外怀挡换挡机构用起来顺手多了,不像以前低头找档杆那么费劲,中控屏下面取消掉那些密密麻麻机械按键,只留几个基础功能键,小孩乱按也不怕出岔子。
无线充电面板功率提升到50瓦,上周试过一次,自家OPPO手机十几分钟就能冲不少电。但我发现副仪表台的位置刚好卡住矿泉水瓶,每次拿手机出来都得挪一下瓶子,有待改进吧。而且这套智行互联系统,据说跟OPPO深度合作,高通8155芯片做底层支持,用语音备车或者摇一摇导航这些花活,小区群里已经有人晒体验视频。不过听老司机吐槽偶尔会卡顿,希望后续升级能稳当些。
座椅方面,全新的一体靠背坐垫长度503mm,加热+通风都有(别小看这个配置,大夏天空调吹不过来的时候它是真顶用)。后排可以四六分放倒,全景天幕自带遮阳帘,有娃家庭尤其喜欢——去年五一假期我们全家自驾出去玩,就是因为没有遮阳帘被晒惨,这事儿印象太深刻。后备厢底板下方藏着储物格,可以塞拖鞋雨伞什么的小东西,很接地气的小细节,以前同级别车型基本没见过这种安排。
动力部分工信部申报信息写最大功率120千瓦、电池容量42.8kWh或53.95kWh,对应CLTC续航437公里和530公里。但实际情况嘛……咱们本地环城高架堵起来的时候掉电贼快。有朋友自己测过市区开空调能耗偏高一点,不过高速巡航比较省心。据维修站李师傅讲,目前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快充接口松动,要注意定期检查紧固螺丝,他亲口叮嘱:“甭管哪家的纯电,都别总插拔暴力操作。”
旧款现在卖的还有单机后驱与四驱版本,那动力参数125千瓦起步,高配甚至150千瓦;四驱则315千瓦猛如虎。但多数普通用户其实只关心日常代步够不够使,不追求极限性能。今年身边买现款的人并不算少,大部分都是奔着性价比去的,据销售透露一年下来全国销量5999辆左右,在同级纯电紧凑型市场属于耐打类型。(这里数据来自懂车帝)
对比一下同级主流竞品,比如指导价12万多起的大众ID3之类,其实价格优势摆在那里,但品牌认知度嘛……有年轻朋友专挑冷门配色,也有人觉得二手保值一般般,所以买之前最好想明白自己需求。另外冷知识一个:据某论坛网友爆料,今年南方沿海城市有批早期试装车辆因涉水导致线束故障,好在厂家召回处理速度很快,并未引发更大影响。所以买回来遇到暴雨天气一定记得避坑洼路段,这是许多人忽略的小细节吧!
最后顺嘴八卦一句,我们本地修理厂最近收了一辆外观几乎崭新的现款MG4,是个大学生毕业半年转卖,据说就是嫌弃原厂音响效果一般,经常跑郊区听歌杂音大。不知道新版本有没有针对隔音做优化,下回再遇见可以帮忙留意下实际体验感受。如果你身边也碰巧认识首批“先行者”,记得替我问一句他们到底抢到了第几个编号?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