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

4月28日,国内汽油零售价迎来今年第七次上调,92号汽油平均上涨0.24元/升,95号汽油上涨0.26元/升。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已突破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甚至接近9元/升。就在车主还在为油价上涨叫苦不迭时,多地停车收费标准悄然上涨的消息又传来,双重打击让众多车主直呼"养车成本要爆表了"。

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全国已有23个省市的停车收费标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平均涨幅达18%。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上涨尤为明显,其中核心商圈停车费涨幅高达30%以上。以北京为例,三环内商业区停车场白天收费标准从原来的15元/小时上调至20元/小时,夜间从5元/小时上调至8元/小时。

具体来看,这轮停车费调整主要呈现四大特点:分区域差异化定价更加明显、计时收费精度提高、新能源车辆优惠减少、夜间停车费上涨幅度较大。这意味着车主们不仅要承担更高的油费支出,还将面临停车成本的大幅增加。

各地新版停车收费政策细则已经陆续公布。上海市交通委近日发布的《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的通知》显示,从5月15日起,上海将按区域等级重新划分停车收费标准,核心商圈路边停车首小时收费从15元上调至25元,后续每30分钟收费从7.5元上调至12.5元。这一调整意味着在南京路、淮海路等商圈停车2小时,费用将从30元上涨至50元,涨幅高达66.7%。

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有驾

深圳市发改委4月25日发布的《关于调整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也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新规,深圳将全市停车场分为三类区域,一类区域(核心商圈)工作日停车首小时收费标准为18元,较原先上涨50%;二类区域首小时收费15元,较原先上涨36.4%;三类区域首小时收费10元,较原先上涨25%。新规还明确,夜间停车费从原来的3元/小时统一上调至5元/小时。

广州市发改委也于上月底发布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将于5月10日正式实施。新方案将全市停车场按区域划分为四类,一类区域停车收费最高为20元/小时,较原先上涨33.3%;四类区域也从原来的6元/小时上调至8元/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新规取消了新能源车辆停车费八折优惠政策,改为与燃油车统一收费标准。

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信息显示,全市将于5月20日起实施新版停车收费标准。五环内路侧停车位将全部实行电子收费,按照所处区域不同,费率上调15%至25%不等。核心区域如金融街、国贸、西单等地停车首小时收费将达到25元,较原先上涨25%。二环内居民区夜间停车费也从原来的2元/小时上调至3元/小时。

多地停车新规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计时方式更加精细。过去大多采用"1小时起步,之后按小时计费"的模式,如今普遍改为"1小时起步,之后每30分钟或15分钟累计"。这意味着原本停车1小时01分钟只需缴纳1小时的费用,现在可能需要缴纳1小时30分钟甚至1小时15分钟的费用。这一变化看似微小,实际上大大增加了车主的停车成本。

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有驾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这轮停车费上涨的影响有多大?根据智联出行发布的《2024年中国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一线城市私家车主平均每月产生停车费支出约580元,二线城市约420元,三四线城市约300元。按照新收费标准测算,一线城市车主月均停车费支出将增加约104元,二线城市增加约80元,三四线城市增加约54元。

这还只是平均水平,对于需要经常在商业区停车的车主,费用增长更为显著。北京一位在金融街工作的白领刘先生表示,他每天在写字楼停车8小时,按新标准计算,每月停车费将从原来的3000元上涨至3800元,加上油费上涨,每月用车成本增加近1000元。

除了日间停车,夜间停车费的上涨也让不少无固定车位的车主感到压力倍增。深圳市民张女士所在小区地下车库长租位一位难求,只能每晚在路侧停车,按照新标准,她每晚10小时的停车费将从30元上涨至50元,每月增加600元支出。

对于涨价原因,各地发改委和交通部门给出的解释大同小异:停车资源紧张、停车设施运营成本上升、引导绿色出行等。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此次调价旨在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停车需求,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促进公共交通发展。上海市发改委则强调,停车收费标准已8年未调整,而人工、设备维护等成本大幅上升,调价是为了保障停车服务质量。

专家分析认为,此轮停车费上涨背后有多重因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徐康明指出,一方面是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上升,特别是智能化改造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是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小汽车使用频率,缓解城市拥堵状况,这也符合国际大都市的通行做法。

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有驾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平均停车位缺口率达28.3%,其中特大城市缺口率高达37.5%。在停车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提高停车费成为调节需求的重要手段。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杨新苗认为,合理提高停车费有助于提高停车位周转率,减少"僵尸车"占位现象,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不过,也有专家对停车费上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肖建华表示,停车费上涨应该与服务质量提升挂钩,单纯涨价而服务没有相应提高,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他建议相关部门在调整收费标准的同时,增加有价停车位供给,加强对违规收费行为的监管。

实际上,停车费上涨也给各地公共交通带来了积极影响。数据显示,北京上轮停车费调整后的三个月内,地铁日均客流量增长6.8%,公交日均客流量增长4.3%,小汽车出行比例下降2.1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停车收费调节对优化交通结构的作用。

针对这轮停车费上涨,各地也推出了一些配套措施缓解民众负担。例如,北京将对有固定停车需求的居民提供长期优惠套餐,包月价格较计时收费可节省25%至35%;上海对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区域设置收费优惠时段;广州对特定人群如残疾人、退役军人等提供免费或优惠停车政策。

尽管如此,停车费上涨还是引发了不少车主的担忧和不满。社交媒体上,"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等话题持续登上热搜。有网友调侃道:"养车都快赶上养娃了,每月光吃油喝停车费就得几千元。"也有人发起"我为停车费代言"的话题,分享各地离谱的停车收费案例。

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有驾

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油价和停车费双双上涨的现状,如何降低用车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交通专家建议,一是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二是提前了解目的地周边停车场分布和收费标准,避开高收费区域;三是合理使用停车APP,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停车位;四是考虑长租停车位,相比计时收费会更为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停车收费调整还引发了共享停车的热潮。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超过2.5万个小区接入共享停车平台,释放闲置车位超过180万个。在北京,通过共享平台租用居民区车位的费用比周边公共停车场低30%至50%。预计未来共享停车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长,成为缓解停车难、停车贵问题的重要途径。

各地交通部门也表示,将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计划到2025年底新增公共停车位超过200万个。同时,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停车效率,逐步推行差异化、精细化停车收费管理,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

油价上涨加上停车费调整,无疑加重了车主的经济负担。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或许也是推动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引导绿色出行的必经之路。在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与城市空间有限的矛盾下,通过经济杠杆调节交通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选择。

汽油零售价上调后,停车费也迎来一个“改变”,车主纷纷开始担忧-有驾

对于普通车主而言,在接受现实的同时,也需要作出更加明智的出行选择。短距离出行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或共享单车,必须开车出行时也要提前规划路线和停车地点,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高收费区域。这样既能减轻个人经济负担,也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贡献一份力量。

汽油价格与停车费的双重上涨,是当前城市交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交通出行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希望相关部门在调整收费标准的同时,也能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出行选择。只有政府、企业和市民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你的养车成本增加了多少?对于停车费上涨,你有什么应对之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