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宣布向极星汽车增资2亿美元,引发业内关注。这家由吉利和沃尔沃合资打造的高端电动车品牌,近年来销量低迷,亏损严重,甚至一度面临退市风险。为何李书福还要砸钱救火?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极星:吉利的北美“通行证”
极星汽车,作为吉利进军北美市场的唯一合法乘用车品牌,拥有“瑞典制造”的外壳和沃尔沃的技术背书,是吉利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棋子。
2027禁令:倒计时下的“续命”
美国宣布,2027年起将禁止中国和俄罗斯控制的品牌在美销售,即使是在美国本地生产也不行。这意味着,极星如果不在2027年前获得成功,就将失去在美国市场的入场券。
李书福的“断奶”与“转型”
为了拯救极星,李书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断奶”: 沃尔沃减持股份,李书福增持,并全面接管极星的管理层,摆脱沃尔沃的束缚。
转型:
平台回归自研: 使用吉利的SEA浩瀚平台,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中国市场适配: 极星4成为首款全面中国本地化的车型,售价下探至30万以内,主动适应中国市场。
销售模式转变: 从线上直营转向“直营+授权”混合式网络,提升渠道黏性。
极星的未来:能否触底反弹?
极星能否成功转型,关键在于新车型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并实现销量增长。极星CEO罗胜奎提出了“三年内年销破10万、毛利翻正、实现正向现金流”的目标,并计划推出更多新车型,包括Polestar 5和Polestar 7。
李书福的“野心”:全球化布局
李书福此次注资极星,并非单纯的“输血”,而是为了实现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极星不仅是吉利进军北美的跳板,也是其品牌全球化的桥头堡,更是对抗地缘政治和内卷价格战的一口氧气。
结语
极星汽车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李书福的带领下,极星能否成功转型,成为吉利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