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九号走出了小米生态圈,变成了行业里的黑马,价格不便宜,但销量也是杠杠的。可是,不知道啥时候起,九号的车标就被某些“有心人”盯上了。
只要一离开视线几分钟,车标就会没了,让不少人都搞不清九号的标志到底长什么样,毕竟大部分九号车的标志都被摘掉了。
监控显示,通常那些偷九号车标的,多是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们。九号车标就像以前的烟卡一样,已经变成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暗号。
不过话说回来,九号电驴确实红得火火的,这玩意儿也真是卖得挺火的。今年上半年,九号电动车一共净赚了12亿元,顺利实现了反超,赶上甚至超越了不少竞争对手。
销售额高达68.2亿元,这成绩真是让人咋舌。
双轮电车变成了“业绩的大功臣”。
前段时间,九号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财报里提到,到了2025年上半年,九号的 total收入达到了117.42亿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是12.42亿。
今年上半年,九号的成绩刷新了历史记录,业绩甚至超出了去年整整一年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九号的毛利率涨到了30.4%,而去年年底时,还是28.2%。
九号在2019年正式开始涉足电动车市场,相比一些同行的早早布局来说,算是有点晚了。不过到了2020年,九号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1.4万辆,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新晋黑马。
九号电动车的销售势头可是一路飙升,去年,这款车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2.11亿元。今年上半年,九号卖出了239.25万辆电动车,带来了68.23亿元的收入,增长相当迅猛。
除了九号本身挺火,九号电动车的经销商们也欢喜得不得了。北京的一家经销商说,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涨势那叫一个猛。
九号能这么火,主要得归功于年轻人对它的喜爱。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两个轮的电动车比四个轮的小轿车方便得多,不少人都偏爱这种灵活的出行工具。
九号电动车完美满足了年轻人对于电动车的各种需求。它那带有机甲风格的前脸设计,深得不少男士的喜爱,也让“精神小伙”们为之心动。
要说值得一提的,九号的电动车相当智能。智能功能是它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不但可以无钥匙解锁,还配备了一个电话、听歌切换的按键,甚至还内置了智能车机系统。
除了这些,九号的销售火爆也和政策变化有点关系。今年年初的时候,二轮电动车也开始享受国家补贴,比如在广东地区,换购一辆电动车还能拿到500元的补贴额。
再加上新国标出台,很多经销商开始赶紧清库存。如今,不少他们都在对九号电动车搞促销打折。
今年四月,有浙江的网友在享受国家补贴之后,用1614元就买到了九号的A2Z 35C电动车。这款车的原价是2699元,折算下来大约是六折。
曾经是小米公司的普通员工
如今在“去小米化”大趋势下,成功实现逆转跻身顶尖
在九号电动车问世之前,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基本上是雅迪和爱玛两家瓜分的局面。不过,九号一登场,就打破了这个格局,改变了市场的竞争格局。
曾经,九号带着各种质疑声闯入两轮电动车领域,不过如今凭借实力证明了,强者从不抱怨外部环境。
2012年,高禄峰和王野一起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合伙创办了“鼎力联合”,专注于平衡车的研发,可以说那也是九号的前身。
刚开始的时候,九号和小米关系挺紧密,帮忙代工平衡车和滑板车。多亏了小米,九号的平衡车才火得快,销量也蹭蹭往上涨。
就连王老板也说,小米就像个跃台,让九号的平衡车能被更多人看到。
让九号在行业里一下子走红的,还是那年2015年搞的“蛇吞象”收购案。那时候,全球平衡车的老大SEGWAY,因专利侵权,把九号扯到法庭去告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次官司,高老板高就察觉到SEGWAY的高管和创始团队,以及股东之间有不少不和,还发现九号其实有着收购Segway的可能性。
接下来,九号用“股权融资加银行贷款”的办法,把SEGWAY全盘买下来了。
之后,九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产平衡车品牌,一下子变成了世界平衡车界的老大。在这次收购里,小米、红杉这些资本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2014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里,小米对九号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明显。
这六年下来,有了小米和SEGWAY当靠山,九号的发展像是按了快进键一样快。不过呢,加入了小米生态圈后,九号每年的利润其实也就那样,没什么多大涨幅。
除了这个之外,到了2019年,九号的平衡车和滑板车市场逐渐达到顶峰,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九号最关心的事情。所以,九号就把目标放在了同样是两轮的电动车上。
在2020年,九号做出一个很关键的决定,就是“去小米化”。在这个历程中,九号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平衡车和滑板车的增长速度明显变慢。
面对这种局面,九号不得不加快两轮电动车的研发脚步。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九号决定把赌注押在电动车的高端领域。
跟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比起来,九号的车型要贵不少,平均价格大概在4000元左右。为了搞出点新意,九号就祭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智能化。
九号的销售模式是“线上成交,线下履约”,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实体店,价格都一样。这跟目前国内买新能源车的方式挺像的。
王老板自己也清楚,要是跟雅迪、爱玛这两个“老大哥”硬碰硬,九号可就吃亏了。靠着独特的优势,九号在市场上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电驴在一线大城市里站稳脚跟了。
难道地铁都没人搭了吗?
大家都说雨天把小电驴淋湿,月入百万的肯定有两把刷子。这几年,辛苦打工的人在公共交通上受了不少折腾,突然才发现,原来电驴才是他们在外地生活中为数不多的靠山。
从前,自行车可是百姓出门的头号利器,跟着时代的脚步走,慢慢地就被“电驴”给取代了。
据中国经营报说,到202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电动自行车总数都超过了五百万辆。
与此同时,“电驴”的数量也在迅猛增加,搞得人都调侃说“白车骂电驴,电驴反骂白车”。
不过得说啊,真有试过“电驴”的人才知道它有多“棒”。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只有“电驴”才能悠哉地穿梭在那些堵得不得了的路段。
在北京,中产的三件套早就从始祖鸟、拉夫劳伦、lululemon变成了电驴、防晒外套和帆布袋。这种盛世,也正是“电驴”们梦寐以求的景象。
今年一季度,国内电动车品牌的业绩表现得可真是不错。作为行业里的领头羊,“雅迪”这一季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400万辆,而爱玛一季度的营收也达到62.32亿元,整体都挺给力的。
财报中的数字再次证明,电动车如今已经变成了当下人们出行的“利器”。
随着“电驴”崛起,交通乱象也变得愈发让人头疼。为了应对这个难题,广州的执法部门在四月份还专门招了150个男士帮忙协警一起忙活。
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广州因为“电驴”造成的交通事故已经超过1500起。广州的市民们对“电驴”也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建议对“电驴”实施限行措施。
不只广州,其他一线城市里,“电驴”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多时候跟一线城市发展早有关。当初在道路设计时,没有预料到如今“电驴”会变得如此普遍,就算有设置非机动车道,那宽度也都挺狭窄的。
再加上外卖小哥的队伍逐渐壮大,城市里的“电驴”也跟着越来越多了。
作为外卖小哥的“伴侣车”,每天都得骑着“电驴”到处跑,这也让“电驴”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提醒一下啦,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国标,专门针对“电驴”。这消息一出来,很多电动车经销商就着急了,纷纷在实体店里搞起了清仓大甩卖。
新国标一推行,整个电动车市场的局势就变了模样。现在,像雅迪、爱玛这些大牌已经提前通过了新国标的认证,算是早早占了个优先位置了。
要是别的品牌没赶上这个节奏,也许只剩转换路线或者被市场甩掉的结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