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总飘着一些风声,一会儿说长城要出个“坦克100”,一会儿又传闻咱们自己的“吉姆尼”快要亮相了。
这些消息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颗石子,总能激起一阵涟⚫。
大伙儿之所以这么关注,其实背后藏着一个挺普遍的疑问:现在这个年代,小个头的硬派越野车,是不是真的就没人要了?
你看马路上跑的,要么是舒舒服服的轿车,要么就是越来越大的SUV,那些小巧精悍,能带你翻山越岭的小家伙,好像越来越难见到了。
但你要是真觉得这个市场已经凉了,那恐怕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问题压根儿就不是咱们消费者不想要,而是车企们摆上货架的东西,实在有点提不起劲。
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件事,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SUV,跟“越野”这两个字其实没多大关系。
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用轿车的底盘加高、加个硬朗的外壳造出来的,行话叫“承载式车身”。
这种车的好处是开起来舒服,省油,更适合在铺装好的城市道路上跑。
但你要真开着它去走个烂路,过个沟沟坎坎,心里就得打鼓了。
这就好比你穿了一双专业的登山鞋,结果只敢在公园的石板路上散步,生怕把鞋底磨坏了。
所以,咱们看到的所谓“SUV热”,其实是“城市SUV热”,真正能干粗活累活的硬派越野车,尤其还是小尺寸的,市场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不是因为没人买,而是因为车企压根就没怎么生产。
那为什么车企们不太愿意碰这块呢?
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做大车更好赚钱。
你想想,开发一款车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无论是大车还是小车,很多流程是相似的。
但大车可以卖得更贵,利润空间自然就更足。
所以,我们看到各大品牌都在拼命推出中大型甚至全尺寸的SUV,一个个都跟移动的客厅似的,沙发、冰箱、大彩电样样俱全。
这当然迎合了一部分“一步到位”的家庭用户需求,但同时也把另一大群人的需求给忽略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车企觉得小越野车市场小、利润薄,不愿投入;消费者因为市场上没得选,只能要么将就买个城市SUV,要么咬牙上个大家伙,这就反过来让车企更加坚信“小越野车没人要”。
可真实的需求就摆在那里,只是被暂时压抑了。
咱们可以给这些潜在的买家画个像。
第一种,就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他们手头的预算可能就十万出头,买个坦克300都得勒紧裤腰带,更别提牧马人、大G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但他们恰恰是对个性和自由最渴望的一群人,你让他们买一辆毫无特点的“买菜车”,他们会觉得生活都变得乏味了。
如果这时候有一款外形够酷、价格合适,还能在周末带他们去郊外撒个野的小车,那绝对会成为他们的心头好。
这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他们向世界宣告自己生活态度的一个标志。
第二种,是已经有了一辆家用车的家庭。
他们的第一辆车可能是一辆MPV或者轿车,负责日常通勤、接送孩子,主打一个实用和舒适。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追求“精神消费”,需要一辆能带来快乐和新鲜感的“大玩具”。
周末开着这辆小越野,带着孩子去探索一条地图上没有的小路,在溪边露营,看星星,这种体验是城市里的任何游乐场都给不了的。
对他们来说,这辆车不需要多大,也不需要多豪华,但一定要皮实可靠,能让他们放心地去“野”。
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驾驶者。
谁说玩越野是男人的专利?
现在很多女性独立、自信,她们也向往那种挣脱束缚、驰骋天地的感觉。
对于她们来说,一辆方方正正、带点复古味道的小越野车,比如铃木吉姆尼那种“方盒子”造型,简直是可爱又帅气的完美结合。
它既能提供高高在上的驾驶视野带来的安全感,又能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
这种车开在街上,回头率绝对比那些千篇一律的流线型轿车高得多。
所以你看,这几类人的需求汇集起来,其实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
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廉价版的谁,也不是一个缩小版的谁,而是一款真正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价格亲民、品质过硬、个性鲜明的全新产品。
更重要的是,时代变了,技术也在进步。
过去我们总觉得,越野车就得是烧油的,还得是大排量的,不然没劲儿。
但现在电动化浪潮来了,这对于小型越野车来说,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电动机的特性,简直是为越野而生的。
它的动力响应特别快,一脚“电门”下去,最大扭矩瞬间就到,无论是爬坡还是脱困,都比需要轰油门的燃油车来得更直接、更利索。
而且,现在的电动车底盘,可以把电池平铺在最底下,重心又低又稳,不容易翻车。
没有了发动机、变速箱和长长的传动轴,底盘可以做得非常平整,大大提升了通过性。
至于大家最担心的续航问题,其实解决办法也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电池技术一直在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独步天下的混动技术,比如增程式或者比亚迪的DMO平台,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能让你在城里用电,安静又省钱,到了野外没地方充电了,发动机还能当个“充电宝”,让你跑得再远也不慌。
而且,电动车还能对外放电,到了露营地,火锅、投影仪、电热毯都能用,这简直是把越野的体验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所以说,不是电动车不适合越野,而是我们还没看到一款真正把电动优势和越野需求完美结合的小型车出现。
总而言之,小型越野车这个市场,不是没人要,而是像一块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足够大,大到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小众车型。
消费者们其实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期待的,是一款能让他们花不多的钱,就能买到“诗和远方”的入场券,买到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自主品牌,在技术、在设计、在对中国消费者的理解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与其抱怨市场太小,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这群心里藏着越野梦的人们到底需要什么。
谁能率先拿出那款让人眼前一亮、拍手叫绝的产品,谁就能引爆这个被忽视已久的市场。
到那时候,大家回头一看,没准会觉得,这么大的需求,怎么现在才有人发现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