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消费者购入电动汽车后,才察觉实际上并不省钱,除了充电费用较低外,其他开销都颇为高昂。
车险费用高、维修成本高,即便是更换一条轮胎,价格也比燃油车更贵。
举例来说,驾驶燃油车时,一条质量不错的轮胎,600至700元就能买到;可换成电动汽车后,一条“专用轮胎”,2000元都难以买到合适的,实在让人感到心疼。
这就令人疑惑了,为何电动汽车的轮胎价格会越来越高呢?
与一位汽车工程师探讨这个话题时,他表示:并非厂家刻意把轮胎售价定得很高,而是由于电动汽车自身的特性,导致轮胎必须做得更为昂贵。
为何会这样说呢?
首先,他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过于强劲,必须对轮胎进行加固
说白了,电动汽车缺乏足够的卖点,续航能力又不尽如人意,只能在性能方面下功夫。
以极氪007为例,其低配版本就配备了310kw的电机;小米SU7的表现也十分出色,顶配车型的加速时间达到了2.78秒。
相比之下,雅阁仍在使用1.5T发动机,飞度虽然被称为平民超跑,但加速时间也需要10.5秒。
用那些适配1.5T和2.0L发动机的轮胎来应对性能如此强劲的电动汽车,显然无法承受,只能进行强化。
更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汽车在拥有强劲性能的同时,车重往往达到2.5吨左右。
这对轮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静态时需要有更好的支撑力,在动态时要做到加速时不打滑、过弯时不失控、急停时能刹住——否则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并非杞人忧天!看看近期懂车帝的夏季测试,加速排名第一的小米SU7,在专业人员驾驶的情况下,竟然冲出了测试场地。据说是因为刹车片尺寸较小。
实际上,燃油车性能相对较弱,不仅可以使用性能较差的轮胎,甚至在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方面还能进一步减配,而电动汽车则必须在各个方面进行强化。
因此,电动汽车的扭转刚度往往能达到40000N·m/°,底盘问题得到了解决,悬挂系统也更加完善。
作为动力传输末端的轮胎,自然不能拖后腿。
既要让轮胎具有支撑性,又要耐磨,还要有良好的抓地力,价格自然也就随之上涨。
其次,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更高
前面提到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待提高,但从重要性来看,续航里程肯定比性能更为关键。
所以,新一代的电动汽车技术,如全域800V,都是为了解决续航问题而研发的。
而且,这项技术的复杂度很高,需要整车电气系统(包括三电系统、空调压缩机等)的工作电压都保持在800V范围内,并且要使用SiC功率半导体。
同时,这一过程既耗时又耗费资金,目前真正应用这项技术的车企并不多。
但即便如此,也仅仅降低了整车10%的功耗。
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表现就显得尤为突出,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根据《Tyre Review》的实测数据,将普通轮胎更换为电动汽车专用轮胎,可以节省18%的电量。
如果觉得国外的测试结果不可靠,国内也有相关测试。
例如,有博主驾驶小米SU7,在北京到阿那亚的高速公路上往返行驶,全程按照限速行驶,使用21寸运动轮毂时,续航里程为477km,而更换为19寸低滚阻轮胎后,续航里程提升到了571km。
也就是说,仅仅更换了轮胎,续航里程就提升了19.7%。
反过来说,如果不安装这种轮胎,电耗就会增加19.7%,车辆能够卖出去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低滚阻轮胎成为标配是必然的,价格也只能相应提高。
最后,电动汽车的噪音问题较为严重,也需要对轮胎进行调整
在燃油车上,发动机的轰鸣声被视为激情的象征,声音越大越能吸引眼球。
就像段子里说的马自达,其发动机的声音可以成为整个小区的闹钟,显得非常有面子。
但电动汽车取消了发动机,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了很多细微的噪音。
比如风噪、胎噪,甚至门把手也会发出像蚊子叫一样的嗡嗡声,让人感到不适。
因此,电动汽车开始注重降低风阻,将门把手改为隐藏式,这样既提高了续航里程,又解决了风噪问题——一举两得!
但为了解决胎噪问题,只能在轮胎内添加一层隔音棉。
这并非新技术,但成本很高,燃油车上带有隔音棉的轮胎,价格至少要1000元,比普通轮胎贵400到500元。
和续航里程、性能一样,如今新能源汽车正在普及,车企也处于发展阶段,最怕出现负面消息。
即使车主的听力再不好,再愿意忍受噪音,车企也不会让自己的车子噪音过大。
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只能多花些钱,选择更好的轮胎。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的轮胎虽然价格较高,但并不是智商税,可以说贵得有道理。
毕竟,轮胎的设计与车辆的性能、驾驶体验以及安全性都密切相关。
所以,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而贸然更换普通轮胎,这样不仅会影响驾驶体验,一旦发生事故,后悔都来不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