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

为什么全行业都在紧盯魏建军? 他用硬派越野和全球化复制了丰田神话!

在中国硬派越野车市场,每卖出100辆带大梁的越野车,就有55辆贴着“长城制造”的标签;而在皮卡领域,每2辆中就有1辆来自长城。 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海外销量猛增53.16%,突破32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量,这些数字背后,站着一位被反复解读的“固执派”:魏建军。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硬派越野:长城的基因与护城河

魏建军的坚持从不是空谈。 上世纪90年代,长城靠皮卡和赛弗、H3等带大梁的车型起家,硬派越野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当其他车企扎堆电动轿车时,长城却将资源砸向技术门槛最高的硬派越野领域。 全球能玩转这一品类的品牌屈指可数:丰田、Jeep、奔驰而长城硬生生从外资手中抢下中国55%的市场份额。

技术高墙是天然的护城河。 长城自研的3.0T V6混动引擎已搭载在坦克700上,V8引擎和2.0T柴油机也已储备就绪。 这些投入在短期内看似“反潮流”,却让长城在20万元以上越野车市场拿下25%的销量占比,坦克300的保值率更是稳居行业第一。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全球化布局:复刻丰田的“黄金路径”

魏建军的野心远不止中国市场。 他布局全球的逻辑与70年代的丰田如出一辙:抓住能源转型窗口,用高性价比产品撬动海外市场。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工厂本地化:从俄罗斯图拉工厂到巴西奔驰工厂收购,长城在全球建立11座全工艺生产基地和5大KD工厂。 在泰国罗勇府工厂,长城以10万年产能辐射整个东盟;在巴基斯坦KD工厂,第1万辆车已下线。

产品高价值出海:坦克700在海外售价超40万元,哈弗H6在智利、沙特稳居销量前三。 2024年9月,长城单月海外销量飙至4.4万辆,创历史新高。

盈利反哺研发: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尤其是哈弗品牌。 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净利润104.29亿元,同比增长108.7%这笔钱继续砸向研发,2023年投入超110亿元。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反电动化”争议背后的务实逻辑

当同行用“降价10万”血拼纯电市场时,魏建军却直言“永不造增程车”,甚至冷藏亏损的欧拉车型。 这种“固执”源于对全球市场的清醒认知: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海外新能源渗透率不足20%,中东、澳洲、东南亚仍是油车主场;

丰田的混动车型全球累计超3000万辆,而长城Hi4电四驱技术正快速铺向全系。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魏建军的路线很明确:用混动技术过渡,靠越野性能建立全球口碑。 2024年第三季度,长城新能源车销量仅7.91万辆,插混车型占比持续提升。

用户心智战:从“性价比”到“技术信仰”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长城在海外市场撕标签的策略极其犀利。 在澳大利亚,哈弗H6以ANCAP五星安全评级打破“中国车不安全”的偏见;在南非,坦克300开辟全新越野品类,售价对标普拉多。

本土化运营:长城在海外启用当地团队,参与公益和文化活动。 在泰国,长城赞助本土足球联赛;在沙特,风骏皮卡成为油田工人的“致富工具”。 这种“接地气”的打法让长城在170个国家积累1400万用户,海外渠道超1300家。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的长城像极了80年代的丰田

为啥总盯着魏建军?因为今天的长城,就是明日丰田!-有驾

销量结构:丰田靠卡罗拉和兰德酷路泽打开全球市场,长城以哈弗(全球累计900万辆)和坦克(累计50万辆)双线并行;

技术路线:丰田以混动技术过渡电动化,长城Hi4-Z架构将动力、电池、车架深度集成;

盈利模型:丰田2023年利润超中国车企总和,长城前三季度毛利率站上20.8%,净利润破百亿。

当丰田章男坚持“多路径技术实现碳中和”时,魏建军的回应是:“汽车电动化不能靠降价投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