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平安产险联合中汽中心与问界发布的“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方案”,标志着我国首次建立“人机共驾”时代的事故处理标准。该方案以三重革新破解行业顽疾:
1. 全流程数据闭环重构判责逻辑
问界车辆数据底座实时记录驾驶状态(如方向盘扭矩、系统激活时长);
中汽中心权威鉴定还原事故场景,存证云端防篡改;
平安保险数据库秒级匹配赔付标准,实现“定责即理赔”。
2. 法律责任首次明确分级切割
盈科律所张琦律师解读规则核心:
L2及以下:驾驶员全责(必须持续监控系统),例:AEB未触发因驾驶员分神;
L3/L4级:车企主责(系统需具备条件自动驾驶能力),但驾驶员拒接管需担责30%-50%(如系统警报后未响应)。
3. 倒逼行业技术透明化
方案要求车企公开驾驶自动化等级认证(如问界M9标注“L2.9级”),杜绝模糊宣传。平安产险透露:未来将基于判责数据,对高安全等级车型提供保费优惠。
深远影响:
这套“技术+法律+保险”的铁三角模型,不仅解决理赔纠纷,更推动行业从三方面进化:
车企:需强化系统鲁棒性及接管预警精度;
用户:明晰自身权责边界,避免过度依赖辅助驾驶;
司法:为自动驾驶立法提供实践范本。
当机器与人类共享方向盘时,这套方案正成为厘清责任的“刻度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