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7.98万的车机反应速度0.6秒,朋友12万合资SUV连语音助手都没有,这差距让人无话可说
上个月陪朋友去提车,12万落地的合资SUV。坐进去我习惯性地说了句“你好”,没反应。又喊了一声,还是没动静。朋友看我一脸懵,笑着说:“这车没智能语音。”我当时就愣住了——2024年了,12万的车居然还停留在手动按键时代。回头想想自己试驾过的五菱星辰PLUS,7.98万,喊一嗓子0.6秒内就有回应,说“我热了”空调自动调温,快到家了说声“开灯”客厅就亮了。这价格倒挂的画面,多少有点魔幻。
这两年8到10万这个区间,变化快得让人跟不上节奏。
宝骏云海9.98万配了大疆的灵犀智驾系统,纯视觉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广州一个朋友拿它在市区跑了两周,复杂路况接管率不到5%,变道成功率95%以上。他之前开过某新势力20万的车,水平也就差不多。更关键的是AEB能识别横穿车辆,触发速度上限80公里每小时,这个数据放同价位里基本没对手。
纯电车主最怕冬天掉电。吉利银河E5做了个530公里版本,10万出头,冬测续航达成率68.3%。电耗11.9度百公里,神盾短刀电池加热管理系统,开暖风也不用一直盯着剩余电量发愁。有些车号称500公里,实际冬天能跑300就不错了,这差距摆在数据里。
混动市场现在打得更凶。长安启源Q05把增程版价格拉到9.69万,馈电油耗4.9升,纯电续航125公里,综合续航1200公里。快充半小时能从30%充到80%,全系标配ACC、车道保持、AEB,还有13.2英寸中控屏和全景天窗。以前觉得增程得十几万起步,这个认知算是被彻底打破。
奇瑞风云T8搞的鲲鹏混动系统,亏电油耗能压到4.2升。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4.5%,配3挡DHT双电机,零百7.3秒。高速跑120之后再提速,比单挡DHT快1.5秒左右,这种加速感受高速超车时特别明显。高配还给了CDC电磁悬架和AR-HUD,10.99万的价格配这些东西,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9.98万起步,第五代DM-i系统亏电油耗3.79升,纯电续航75公里,综合续航1090公里。全系标配DiLink 4.0车机、移动电站、3D全景影像。月销稳定三万以上,垂直整合能力把成本控制得死死的,自己生产电池、电机、电控、半导体,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零跑B10预计8.98万起售,高配版直接上激光雷达加Orin-X芯片,支持城市高阶智驾。这配置能下探到10万以内,全靠全域自研压成本。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到80%只要15分钟,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空间利用率提升15%。激光雷达以前都是三四十万车型的专属,现在居然能出现在8万多的车上。
哪吒X改款8.99万起,全系标配高通8155芯片。算力30K DMIPS,车机开机2秒,应用冷启动速度快一半。配15.6英寸中控屏和12扬声器音响,座舱体验对标20万级别。这颗芯片以前基本是15万以上车型的配置,现在直接下放到不到9万的车上。
捷途山海T1主打轻越野,9.79万配智能四驱,接近角离去角都是28度,涉水深度600毫米。非铺装路面脱困能力测下来比哈弗大狗还强点,全系标配座椅加热和外放电功能,城市通勤和周末撒野都能应付。
东风风神L7的马赫电混系统亏电油耗3.8升,纯电续航105公里。可电可混可增程,模式切换挺灵活,应付不同用车场景。14.6英寸中控屏、L2辅助驾驶、对外放电全系标配,8.99万起步,价格卡得挺准。
传祺GS3影速R-style版8.68万,钜浪动力1.5T发动机177马力配7DCT变速箱,零百8.7秒。运动套件、18英寸轮毂、双边排气,红黑撞色内饰配麂皮材质,底盘经过欧洲团队调校,过弯支撑性明显。8万级燃油SUV里少见的运动取向产品。
比亚迪海狮05 DM-i 9.98万起,全系标配FSD可变阻尼悬架,能根据路况自动调阻尼,兼顾舒适和操控。第五代DM-i系统亏电油耗3.79升,海洋美学设计加12.8英寸旋转屏,产品力拉得挺满。
这波操作下来,市场格局大概率会洗牌。以前买车看品牌、看外观、看空间,现在得看智能化、能耗表现、辅助驾驶这些硬指标。那些还在吃品牌溢价老本的车型,处境可能会越来越尴尬。
预算8到12万,别光盯着所谓的“大品牌”了。这个价位自主品牌的技术储备和配置诚意,已经卷到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花更少的钱,拿到更好的智能体验和更低的用车成本,这笔账其实不难算。
选车得看个人需求。纯市区代步可能更适合纯电,经常跑长途混动会更省心,偶尔想撒野就看看四驱车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个价位的水已经被彻底搅浑,对消费者来说,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