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雷克萨斯逆势涨价,消费者直呼买不起!

最近这车市,真跟咱们老百姓逛的菜市场一样,热闹非凡,到处都是“降价了,甩卖了”的吆喝声。

你看那边的特斯拉、宝马,又是给零利息贷款,又是直接降价,恨不得把价格牌直接拍在消费者脸上,生怕你跑去别家。

可就在这一片“杀价”声中,突然传来一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消息:雷克萨斯,这个一向以“佛系”著称的品牌,居然要反其道而行之,打算涨价了。

3.8万!雷克萨斯逆势涨价,消费者直呼买不起!-有驾

据说像ES300h这样的热门车型,一下子就要涨个三万八,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都懵了,这演的是哪一出啊?

是雷克萨斯突然找到了什么独门秘籍,觉得自己的车镶了金边,还是觉得咱们中国的消费者钱袋子特别鼓,就喜欢不走寻常路?

这事儿背后啊,其实藏着一盘挺复杂的棋,咱们今天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要搞明白雷克萨斯为啥要涨价,咱们得先揭开汽车销售行业里一个存在了很久,但很多普通人不太清楚的“小秘密”。

这个秘密,跟咱们买车时经常遇到的“贷款方案”有很大关系。

您回想一下,是不是去4S店看车的时候,销售总会特别热情地跟您说:“哥/姐,全款买不划算,办个我们这个贷款吧,虽然利息看着高一点,但我能在车价上给您一个特别大的优惠,算下来比全款还便宜!”很多人一听,觉得这账算得过来,挺划算的,就办了。

其实,这里的门道就出在这个“高息贷款”上。

当您和银行签下这份贷款合同时,银行会私下里给4S店一笔相当可观的“返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回扣、佣金。

比如您贷了二十万,4S店可能就能从银行那儿拿到将近三万块钱的返点。

这笔钱,就成了4S店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

他们嘴上给您的车价优惠,实际上就是用银行返给他们的这笔钱来填补的。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您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您多付的利息,早就把这个“便宜”给覆盖了,而4S店则通过这个操作,既卖了车,又赚了金融公司的钱。

可是现在,情况变了。

可能是监管部门觉得这种模式不太健康,也可能是有其他政策调整,总之,很多银行都陆续叫停了这种“高息高返”的合作模式。

3.8万!雷克萨斯逆势涨价,消费者直呼买不起!-有驾

这一下,可就直接打在了雷克萨斯经销商的“七寸”上。

那条躺着赚钱的财路,说断就断了。

没有了银行的返点来补贴车价,他们之前那种“明面上亏本卖车,暗地里靠金融赚钱”的生意经就念不下去了。

所以,这次传出来的“涨价”,严格来说,并不是车子本身变得更值钱了,而是经销商们无法再用金融手段去掩盖车价上的亏损,只能把价格调回到一个至少能保本,或者说能真实反映成本的水平。

这更像是一场被逼无奈的“价格现形记”,而不是主动的市场提价。

您可能要问,经销商的日子就这么难过吗?

非得靠这点金融返点才能活下去?

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我们就拿雷克萨斯卖得最好的车型ES200来举个例子。

这车的官方指导价快三十万了,但在市场上打折打得厉害,全款买的话,很多地方二十二三万就能拿下。

可是,经销商从厂家那里把这台车进过来,成本价就要二十七万左右。

您算算这笔账,不算店面租金、员工工资这些开销,光是车价这一项,每卖出去一台,经销商就要实实在在地亏掉五万块钱。

这简直就是在做赔本买卖,往外送钱啊。

过去,他们就是靠着我们前面说的那笔三万块左右的金融返点,来填补这个大窟窿,亏得少一点,好歹能维持运营。

现在返点没了,这个亏损就成了实打实的压力。

3.8万!雷克萨斯逆势涨价,消费者直呼买不起!-有驾

更要命的是,雷克萨斯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免费保养”政策,比如“四年或十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

这在当年,是雷克萨斯品质自信、服务周到的象征,也确实吸引了大批忠实用户。

但在今天这个经销商普遍要靠售后服务来赚钱的大环境下,这个政策反而像一副枷锁,把售后这块本可以创造利润的阵地也给牢牢锁死了。

卖新车亏钱,修车保养也赚不到钱,经销商们的日子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我们再把眼光放宽一点,看看周围的环境。

豪华车市场早就不是那个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了。

宝马5系,曾经加价都一车难求的行政标杆,现在价格都跌到二十八九万了;奥迪更是各种优惠政策满天飞;更不用说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了。

现在您走进商场,看看比亚迪、理想、蔚来、问界这些车,无论是内饰的豪华感、屏幕的科技感,还是智能驾驶的体验,哪一个比传统的豪华品牌差?

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了超越。

而且咱们国产品牌的价格,那才叫一个实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凭什么还要为雷克萨斯那个逐渐褪色的“进口光环”去买单呢?

过去,大家觉得“日本原装进口”代表着精湛的工艺和无敌的可靠性。

但现在,时代变了,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的机械部件,转向电池、电控、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全新的赛道上,雷克萨斯的动作显然是慢了半拍。

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型屈指可数,纯电动车的销量在全球市场占比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三,跟奔驰、宝马动辄百分之十几的比例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它那个计划要到2027年才在上海国产纯电动车的消息,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承诺,对于解决眼下的困境来说,实在是远水不解近渴。

当市场的游戏规则都变了,你还守着过去的功劳簿,那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次的涨价风波,与其说是雷克萨斯的傲慢,不如说是它在时代转型巨浪中的一次被动挣扎,它暴露了这个老牌豪华巨头在面对中国市场飞速变化时的手足无措和深深的焦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