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迁厂:生存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受到美国吸引欧洲制造业的政策带动,德国的汽车行业正打算搬到美国去。
奥迪股份公司虽然遇到需求减少、成本上升,以及和中国车企竞争愈发激烈的难题,甚至关掉了布鲁塞尔分部,还打算到2029年裁员7500人,但他们仍在推进在美国建厂的谈判。
他们打算把工厂选在大众集团已有工厂的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花费。这座年产能在15万到20万辆之间的工厂,差不多得用两年多时间建设,投资大约是46亿美元。
大众集团的CEO奥利弗·布鲁姆与美国政府的会谈结果将直接影响这个计划的推进。要是工厂顺利建起来,他们在美国的年销量可能会从差不多20万辆左右提升到30万到40万辆。对奥迪来说,这步棋不单是市场扩大,更关乎生存。
美国的诱惑:关税减免与补贴红利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成为吸引奥迪的重要因素。
美欧签的贸协,针对大部分欧盟商品,像汽车啥的,都要征15%的关税,要是奥迪不在美设厂,那可就得提防失去美国这块大市场啦。
在美国建厂,不光能躲过这道壁垒,还能拿到《通胀削减法案》里那份丰厚的补贴。特别是专注于电动车制造,每卖出一辆就能得到几千美元的补贴,生产过程中的税收也能享受减免优惠。
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高薪工作岗位,价值数十亿的直接投资,还有电动车零部件本地供应链的壮大以及整体工业实力的提升。
专家觉得,要是奥迪的计划顺利实施,宝马、梅赛德斯-奔驰这些牌子或许也会跟着学,带动相关供应商一块儿往前走。
利弊交织:欧洲危机与潜在风险
奥迪搬厂这事儿,可真让欧洲的经济有点儿紧张。在绿色转型和全球保护主义的双重压力下,工业化减退不再只是担心,已经变成了可能发生的现实。
从财务方面看,奥迪在美国建厂这事儿挺靠谱,大众集团2023年推行的全球优化策略,能帮它筹到资金,再者,美国方面可能会给一些优惠政策或由国家机构出资,帮着降低总花费。
不过,也不是没有风险,像大众集团需要的大笔资金就挺吓人的,再加上美国那边政策变动快、官僚拖延、熟练工不够,以及市场需求不稳定,这些因素都可能给项目添堵,带来麻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