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说,20万买辆油车,开5年还能卖个12万,这数字听起来很美。我忍不住想笑,我5年前入手的途观L,那时花了20万块,现在同款新车居然跌到13万出头,哪有这12万卖的理儿?你说这话的人,是不是以为二手油车市场跟新车一样坚挺?我劝你别太天真了。
油车的残值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虽然有人坚持认为燃油车没电车那一堆电子系统故障,买二手油车更踏实,但这说法也夸大了。电车的核心问题,软件与电池老化确实存在,但油车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大件故障也不少见,只不过之前咱们惯了维修,心理上更接受而已。
再说,国家规定电动车六年报废,这个政策出来后,我身边买油车的同事全部表示心安理得,觉得油车能多拉几年。但这政策也反过来给油车们套了个看似光鲜的框。电车六年寿命命题确实吓人,咱得承认,但现实是,市场上真正按照这个时间点报废的电池车其实没那么多。比如我一个朋友的小鹏P7,2020年买的,到现在依然开得挺顺,这说明官方的报废规定有点理想化了,不是所有车都那么快退休。
如果说20万油车10年后还能剩个19.5万,这我只能说,恐怕是个脑补的数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2023年普遍二手油车贬值幅度约在50%-60%间波动,20万的车能剩19.5万,那买新车的都去拍砖了。且不说市场供大于求,现在油车的置换压力比几年前更明显,厂商在推新能源,修理厂代码也从某种角度慢慢倾向新能源车,连二手市场也开始倾斜——这个变化,比你想象中快得多。
我记得上个月去4S店的维修间,听维修师傅吐槽:你说油车靠谱?不靠谱,这车油耗好了,维修差不多他那边电喷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复杂多了,但肯定维护周期更长,保险起见,二手车买油车反而得挑毛病。这话虽带口胡,但不少老车主确实这么想。大家都嫌麻烦,宁可选个新能源车多花点心思,也不想天天操心油泵坏了、喷油嘴堵了。
说到油车价值暴跌,我得纠正一下自己刚才提的总体价跌的大框架。因为我们得区分车型:SUV、家用轿车、豪华车的二手表现千差万别,20万级的家轿比20万的油SUV,后者贬值速度更快。这和供应链变化也有点关系——芯片短缺时,新能源车加速生产,燃油车的供应链逐渐缩减,零部件各方面也跟不上节奏,维修成本自然抬高,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买卖差异。可以把车和供应链比作一杯调和饮料,缺少某种关键原料,整壶味道都变了,消费者还能不挑三拣四?
再举个小例子,我上周跟一个卖二手车的小哥碰面,他说:哥们儿,油车不值钱了,丫卖个好价钱还是靠大城市那边投机,农村这边直接打骨折,新能源车起步虽低,但越来越多年轻人还是喜欢,而且新政策一松,行情翻天。这话,说实话也挺有意思。
转头想想,我之前也挺抗拒新能源车的。那会儿腿上还没踩够22万的本田雅阁,心里嘀咕永远不买电车。可最近开了几天某国产新能源,发现续航、操控、智能化的体验是真的进步。虽然说新能源车质量也参差不齐,但那种旧车值钱的思维,恐怕已经过时了。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新能源车保值率未来能不能超过油车?初步估算,现在新能源车以30万公里左右的电池寿命,6年后车辆状况还能维持70%以上性能,保值率如果突破50%,那老油车是不是更危险?(我这只是估算,样本少,也没深究,先搁着。)
话说回来,渠道价格也玩儿的是捆绑销售:新能源车买车送装桩,保险、售后政策打包,补贴倒贴,小白用户一看账单觉得划算。油车想竞争?只能靠降价促销。再加上群体心理、未来限行政策震慑,油车二手市场憋着多大压力,谁能给个准数?
中途插个题外话,上次听同事说,他朋友买了辆印度进口的燃油车,5年内故障率比国产电车低得多,他还打算再开个10年。这种个例当然不能代表全局,可我猜,一旦燃油车维修成本上升到一定阶段,那种性价比优势就没了。你认为呢?会不会出现未来明显分层的二手市场,一端是廉价油车拼残值,另一端则是溢价新能源?
我这边污水搅浑点,反正对我来说,判断油车和新能源二手市场,最少得看供需,维修便利,政策影响,还有用户心理这几条。毕竟,我们这行讲究实操,数字要有肉,而不是云里雾里。
讲到这里,不知道你怎么看,目前这块市场里,谁更吃香?油车还能撑多久?或者说,你身边有没有刚刚因为新能源车保值率低放弃买电车的朋友?他们心里在想啥,这才是我最想知道的。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