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

在数码市场,最初小米选择了性价比路线,杀穿四方,成就了一代神话。功成名就的小米,进军汽车市场时,放弃了性价比路线,转而选择了“高举高打”,要把“小米汽车”打造成高端、豪华品牌。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是小米的性价比打法在汽车市场不好使吗?

5月19日,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100.2亿人民币,同时在和stellantis的合作中赚到了3亿元的技术服务费,算是证明了性价比路线,在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的汽车市场依然好使。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说不定雷布斯看到这个成绩后,会考虑策划“红米汽车”。(狗头保命)

今天我们详细解读下,零跑汽车2025年一季度财报的内容。

先说下财报的基本数据:

零跑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1%,环比下降25.6%。同比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激增(交付量同比增长162.1%)和产品组合优化带来的单车收入提升(同比增长4.9%)。环比下降则受春节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导致销量下滑。

从估值上看,零跑目前的市销率为2.39倍,高于理想的1.18倍、蔚来的0.86倍,但低于小鹏的2.7倍。目前估值方面已经快要追上小鹏,后续市值的变化,主要看营收和利润能不能超出预期。

根据某券商预测,2025年营收为583亿元(基于销量指引50-60万辆,单车均价11.5万元),此时此刻,零跑市值已经接近830亿,如果能达到机构预计的50-60万这个区间,且保持市值不变,估值大概在1.1-1.3倍PS,又落回合理区间了。

在销量方面,目前一季度销量为87552台,因为有春节的影响,所以不能线性外推,如果我们用24Q4的销量120863台作为参考,那么可以估计零跑Q2-Q4三个季度销量大致上为13万、14万、15万,加上一季度的8.7万,整体销量突破50万是没有问题的。

估值模型如下:(仅供参考)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在财报中,一季度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的-1.4%大幅改善,环比也提升1.6个百分点(2024年第四季度为13.3%)。

这个毛利率说实话已经落到健康的范围内了,而零跑做到这个毛利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规模效应+成本管理:销量增长摊薄固定成本;供应链优化与降本措施显效;

战略合作收入: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带来约3亿元技术服务费,贡献约2亿元毛利。(最大的亮点之一)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如果我们把战略合作收入部分排除掉,那么零跑自身的毛利率约为13.3%,仍然算是健康的毛利率。

这里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就是零跑作为走“性价比路线”的选手,它卖车的毛利率能否继续提升——根据根据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MES理论),汽车行业存在明确的规模经济临界值:早期研究认为,当单一车型年产量突破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幅度将显著放缓至5%以下;当年产量达到100万辆时,规模经济性基本消失。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零跑自己采用多车型共享平台策略的情况下(LEAP3.5)(如大众MQB、丰田TNGA),可将单一平台的临界值提升至200万辆以上,但单一车型的边际效益仍可能在60-80万辆时趋于平缓。

零跑24年销量接近30万,今年预估在50-60万之间,基本上达到了MES理论边际效益开始递减的起点。

所以,零跑真正大规模盈利,以及下一个市值爆发的点,大概率是在跟Stellantis的技术合作,以及后续在欧洲销量开始起飞的阶段。

这一点也能从25Q1财报中,零跑净利润由盈转亏来佐证。

25年一季度零跑净亏损1.3亿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盈利0.8亿元环比转亏,但同比收窄(2024年同期亏损10.1亿元)。亏损主因包括销量环比减少28%,导致毛利环比缩水;以及研发开支同比增长53.8%至8亿元,行政开支因团队扩张(员工总数达15,551人)显著上升。

很显然,零跑并不是停留在了“低价走量”的打法上,而是会逐渐利用建立起来的销量势能,来促进自身技术上的研发。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现金方面,截至3月31日,零跑汽车手里有现金及等价物达257亿元,这些钱足以为后续研发、产能扩张和海外市场开拓提供充足弹药。

产品方面,零跑目前正在执行的策略是尽可能用几款车覆盖掉10-12万、11-13万、12-14万、13-15万、15-18万这种细分中的细分市场,之前我不太看好这个策略,但实际的销量来看这个策略是非常成功的——从C10到B10,再加上改款的C11,以及C16,零跑全系车中,除了01系列轿车,每一款车的销量都不低。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B01会是零跑再次向轿车领域发起冲击的一张牌,个人认为如果零跑的轿车销量能够“正常一点”,那么今年冲击60万销量就不是问题。

零跑汽车手里的D系列是一张王牌,C16已经证明了市场对6座大SUV有需求,但C16的不足之处是空间仍然不够大,后续即将上市的D系列会解决C16的这个不足之处,而价格预计会低于深蓝的S09的23.99万,个人预计D系列起售价会在20-21万,有机会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车型,带动零跑整体销量进一步上涨。

出海方面,1-4月累计出口1.36万辆,在零跑自己官方的口径下,成为新势力出口量第一品牌,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达8.6万辆。

我可以稍微多提一嘴:目前出口已经非常卷了,在国外很多竞争较为充分的小国,比如就连乌兹别克斯坦这种地方,经销商的单车利润已经被卷的没多少了。所以对于零跑而言,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在stellantis的帮助下,尽可能快地建立好全球的销售渠道。

最后,按照惯例,先聊聊上一轮对于飞行汽车概念爆发预期的投票的情况:

车界“小米”营收突破100亿,技术服务费赚了3亿-有驾

大家都不太看好飞行汽车概念在5年内大规模落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如果小鹏汇天能够搞定价格、产能,以及飞行许可之类的门槛,那么这有可能会让市场迎来大爆发。

毕竟这类飞行器的短板就是续航,以及使用场景,这一点通过“无人机航母”来运输,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