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汽车圈的热闹有点像穿越剧,不同品牌纷纷穿上新马甲,改个名字就去海外闯荡,仿佛本土市场已经装不下它们的“野心”。iCAR也是如此。有人说,品牌出海是为了开疆拓土;其实更多时候,是为了给自家产品讲个更大的故事。于是,这一次,轮到iCAR带着它的全新车型iCAR V27,在一众SUV里抢头条了。
别的不说,iCAR V27的首发地点就有点戏剧化——它选择在8月1日的迪拜首秀。迪拜,那个黄金堆起来的沙漠绿洲,从来都是“土豪炫技秀”的最佳舞台。iCAR V27显然想讲一出“新势力也能国际范儿”的故事。至于品牌名,他们干脆也捯饬一番,扔掉早已习惯的iCAR,升级成——iCAUR。在英文本身一分钱不值多加个U,听起来国际化了不少,让人怀疑是闹市区多加了个拐角。
看回真实的车,比秀场噱头更有点东西。iCAR V27憋了个五米的“大块头”,你要说是“方盒子”,那真说对了,这年头,性能越强,越要像个花园砖头立在马路中央。流线型?算了吧,家用SUV早就不流行那一套,能把块面做得方得纯粹,反倒成了一种新美学。更别提,前脸的大方灯和黑格栅,这组合看着就像老式探照灯混搭夜店门口保安。再配上“车尾小书包”,简直要把复古越野气息拉满,生怕别人看不出这辆车暗藏征服荒野的野心。
动力系统当然不能马虎。主打一个增程式,配上1.5T发动机,像极了现在“电比油便宜”的新潮口号。纯电里程200km,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好歹应付一天城市里东奔西跑的需求。而且,后驱、四驱全都能选,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想飙就飙,想稳就稳。335kW的最大功率,数据放那儿,估计也是冲着新时代“性能控”们下的猛药。至于油耗、续航、补能这些实际问题,大概等买家们体验后吐槽才见分晓。
再看最重要的,价格。官方定位20-25万元级别,这区间不多不少,恰好是新势力SUV交锋最激烈之地。左有深蓝G318,右有方程豹豹5,这二位都不是吃素的。往上,就是理想、坦克那些大佬镇场。iCAR V27用个“未来科技范儿”包装自己的硬朗,试图在一众竞品中杀出一条血路,但这血路通不通,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这里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两年所有车企都爱玩“方盒子越野”?说白了,也是市场换代、消费者审美疲劳的产物。新能源越野和越野新能源混成一锅粥,连老牌汽油机厂都开始琢磨怎么电动四轮驱动玩出花。增程技术火了半边天,又顺带把方盒子造型复活。很难说谁在引领潮流,毕竟没有一家公司会浪费现成的模具和理念。对于iCAR V27来说,卷的是细分市场,更卷的是流量和话题。毕竟车圈和“内卷”这两个词,似乎早已无法分开。
好,那问题又来了。iCAR V27真能靠这些花招征服全球吗?别急,总有些想象和现实间的缝隙让人玩味。迪拜的炫酷首发,英文名的洋气包装,外观坐实了越野玩家和露营爱好者的审美,但最终比拼的,永远是实际体验和后续服务。毕竟,不管再怎么国际范,最后还得回归到一句老话:好开、耐用、省心,才是真正立足的本事。而一旦这辆“方盒子”进了街头巷尾,是不是还那么气派,还是一不小心变成了四驱版的“家庭面包车”?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写到这儿,iCAR V27带给市场的,更多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中国新能源车的自信,照出国产品牌的野心,也照出市场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张“新面孔”。至于这张面孔是勇闯全球的“冒险家”,还是各大展台上的“快乐打卡侠”,我们不妨慢慢等着看。外形够硬,动力够强,话题也够足,但这幅“方盒子”最终能不能盛得下用户的期待和车企的未来,还得交给时间来评判。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