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最近刷朋友圈或者是短视频,出现个有意思的事儿——“#电动车续航虚标# #车企降价要倒闭# #自动驾驶是噱头#”这些话题阅读量纷纷破亿,评论区全是"原来我被坑了"的感慨。那这事儿必须说道说道了,作为混了5年汽车圈的老司机,今天咱们就把2025年最火的5大汽车谣言扒个底儿掉,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看完你绝对能拍着大腿喊:"原来我之前都被蒙在鼓里!"

谣言一:电动车冬天开暖风,续航直接"腰斩",跑长途纯靠运气?

上周末在朋友圈看到的转发的视频,一博主开着某热门电动车型在零下10℃跑高速,续航从CLTC标的600km掉到280km,配文"冬天开电动车=移动的电动爹"。评论区炸了:"幸亏没买电车!"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但咱得先搞清楚:CLTC工况是啥?简单说就是实验室里"理想状态"——温度25℃、不开空调、匀速40km/h跑出来的数据。就像你体检时空腹抽血的数值,能和吃完火锅后的体检报告比吗?

况且现在的电动车早不是5年前的"电动爹"了。车企为了应对低温,早就给电池装上了"黑科技":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自带保温层,小鹏G6用了热泵空调(和家用空调制热原理类似,但效率能提升30%),连10万级的 都加了电池预热功能。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我专门查了中汽研2025年1月的实测数据:在-10℃环境下,主流电动车的续航保持率普遍在65%-75%,高端车型甚至能到80%。换句话说,标500km续航的车,选车时别光看CLTC续航,多查查中汽研的"冬季续航测试",或者直接问身边车主"冬天实际能跑多远",比看广告实在多了。

谣言二:车企疯狂降价=要倒闭,买了车售后没人管

前段时间东风雪铁龙C6直降9万上热搜,最近大众ID.3又降3万,评论区全是"车企快凉了,千万别买"。很多粉丝朋友提车前也问我:"现在降价这么狠,会不会过两年4S店都关门了?"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先算笔账:这几年中国汽车产能利用率平均不到60%,也就是说,全国1600万辆产能里,有近700万辆车压着卖不出去。车企降价不是"要完",是"活命"——库存车压一个月,资金成本、仓储费、财务费能压垮一家企业。就像你家楼下的水果店,苹果快烂了打折甩卖,难道是水果店要倒闭?分明是想赶紧回笼资金进新货。

更关键的是,车企的售后体系和品牌是绑定的。哪怕某款车降价清仓,只要品牌没倒闭(现在国内车企倒闭概率比中彩票还低),4S店该修还得修,配件该供还得供。我有个朋友2018年买的某品牌燃油车,去年厂家搞"清库存"降价5万,他的车保养、换件一样没耽误,售后电话打过去还是原来的服务。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这波降价潮是"去库存"的正常操作,就像超市临期食品打折。只要品牌还在(现在主流车企哪个不是千亿市值?),售后根本不用慌。反倒是那些"加价30万提车"的热门车型,等产能上来后,说不定也会降价——毕竟汽车不是茅台,没有"越放越值钱"的道理。

谣言三:新能源车牌要取消了?以后油车才是"香饽饽"?

上个月我刷到个视频,博主拍着胸脯说:"2026年新能源车牌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到时候油车才能上绿牌!"评论区瞬间炸了,好多人慌着去抢油车指标。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但我要告诉你个扎心的事实:就在前段时间工信部刚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里面明明白白写着"2025-2030年,新能源车牌政策保持稳定"。换句话说,你现在买的电动车,车牌最起码也还能用到2030年吧?更何况现在油车牌才是真的"金贵"。北京燃油车指标摇号中签率不到0.1%,上海蓝牌拍卖价已经涨到9万多,广州燃油车拍牌均价也已破万。反观新能源车牌?北京免费申领,上海免费(但要满足社保条件),广州直接送——就这还有人觉得"车牌要取消"?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退一步说,就算真有一天取消新能源车牌,油车的日子也不会好过。2025年全国加油站已经减少到8万座(2019年是10万座),92号汽油价格稳定在8.5元/升以上,而充电费最便宜的只要0.3元/度(家用桩)。你说未来谁更"香"?

谣言四:自动驾驶就是"智商税",撞了责任全算你的?

去年有则新闻:某车主开着带L2辅助驾驶的车追尾,非说"系统应该帮我刹车",结果交警一查,是车主自己开了小差没看路,最后全责。评论区一堆人骂:"什么自动驾驶,就是坑钱!"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但咱得把概念捋清楚:现在市面上的"自动驾驶"基本都是L2级(辅助驾驶),也就是能帮你自动跟车、打方向,但必须全程手握方向盘、眼睛看路。真正的L4级(高度自动驾驶)还在测试阶段,连特斯拉FSD都没敢说自己能"完全替代人类"。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辅助驾驶真不是"摆设"。我同事老周跑长途必开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他说:"以前开1000公里得歇3次,现在开着辅助驾驶,我能在服务区睡半小时——安全又省心。"

至于责任划分,咱们记住一句话:只要系统没触发"脱手提醒"(比如方向盘检测到你没用力),出了事故车企可能要担责;但如果你明明打盹了还怪系统,那只能自己背锅。所以开车这事,咱还是得"眼到、手到、心到"。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谣言五:二手电动车贬值快,三年后只能卖一半价?

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买了辆特斯拉Model 3,今年想换车,一查二手车平台,车况良好的居然还能卖18万(当初落地25万)。他跟我得瑟:"原以为要亏一半,结果比想象中强多了!"

这两年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早就变了天。以前大家怕电池衰减、怕技术淘汰,现在好了:第一,电池检测技术成熟了,像宁德时代推出的"电池健康度检测",能精准测出电池衰减率(一般5年车龄衰减不超过15%);第二,主流车企都推出了"电池终身质保"(比如比亚迪、蔚来),就算电池有问题,厂家兜底;第三,二手车平台(瓜子、人人车)都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电池、电机、电控的问题全给你标得明明白白。

这些汽车圈谣言你信过几个?老司机拍桌:第3个90%的人都信过-有驾

中汽协2025年Q2的数据显示:主流品牌电动车的3年保值率已经从2020年的45%涨到了现在的62%,像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这些热门车型,3年保值率甚至能到70%。反倒是部分油车,因为油耗高、排放不达标,保值率一路下跌——你说谁更"贬值快"?

总的来说,现在汽车圈的很多谣言,大多是因为"信息差"——有人故意制造焦虑,有人跟风转发没核实。但2025年的汽车行业早不是当年的"混沌期"了:技术越来越透明,政策越来越规范,咱们消费者也得学会"用脑子买车"。

下次再刷到"电动车不能买""油车要绝版"的消息,先别急着转发,花10分钟查查中汽研的实测数据,问问身边有车的朋友,或者直接去4S店试驾一圈。毕竟,车子是咱们自己的,钱也是咱们自己的——多花点时间做功课,总比被谣言坑强。

最后兔兔送大家一句话:买车要信科学,别信谣言;要信自己,别信"专家"。2025年的车市,好车不少,坑也不少,但只要你擦亮眼睛,绝对能买到心仪的那一辆!大家还知道哪些“火极一时”的谣言呢?不妨留言分享出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