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成都车展那次我专门去看了一下奇瑞新款的QQ3,现场摆了个挺亮丽的展台。其实我对它的关注更多是因为奇瑞最近的战略调整——不再拼硬核配置和续航,而是想在年轻化和时尚感上做文章。没错,你说的对,这车是面向第一辆车这个群体来的。你知道的,年轻人买车除了价格便宜、油耗低,还得看颜值和潮味。
我得说,这次奇瑞在上海那个QQ快乐视线沙龙上, designer 和一堆用户都在折腾它的细节。设计师特别强调了芯片+轮廓的比例调优,我一开始觉得没啥特别,直到我在展台前看得仔细——它的长轴距让我以为会更宽敞,打开车门以后发现,坐在后排差不多还能翘起二郎腿。听销售说:我们调师了空间比例,前后悬越短越灵活,可以好好对标年轻人的生活节奏。 ——这点我觉得很实在。
谈到外观,设计的成功之处其实不用多说。它继承了QQ系列一贯的圆润风格,但又在细节上做了点调味。比如多色车身配色、跑偏一点点的贴花细节。那天我还和一个设计师聊天:你们是不是在尝试跳出传统‘可爱’标签?他笑着说:我们在调皮点,想让这个车看起来更时尚、更年轻。可是我心想,一个纯电的小车,大部分年轻消费者愿意为炫色和个性化花心思的,跟我们之前想的实用主义完全不一样。
我必须得承认,这样的潮流感其实也有点潜在风险。你装饰的东西越多,灯光配色越炫,难免会让人觉得太花哨,而不是酷。曾经我试驾过一个同价位的ICE(内燃机)车,虽然空间其实还差点儿,但它的硬件更扎实点。这里的比喻就是——很多新车都在变披着外套的山寨货,但其实车底的骨架还是经不起细看。
关于内饰,设计感比想象得要多。有几张图片我翻了翻,座椅的缝线细节和中控界面,确实小巧而现代。配色上给我一种年轻的房间的感觉——没错,就是那种布置简单、色彩跳跃、个性十足。车内还特别留了多处接口,支持加装装饰品、摆放手机挂饰。奇瑞还说这是潮玩车,我一听就笑,潮玩这词用得挺对的,但也可能有点过度解读。可我觉得,这也是有市场的:车厂要在年轻人心里扎根,就得提供个性化空间。
你知道,年轻人的心理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他们追求酷,另一方面又不想被土。我之前认识一个做修车的朋友,他说:现在这个年纪,买车第一看颜值,技术次之。不过你说得对,光靠颜值很难长久,尤其是当你实际开始用车,才发现实用性才是真根本。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奇瑞会在这上面下功夫?可能它们也发现,单纯靠价格战已经不行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其实愿意为有个性、潮流、时尚的东西买单。你看人家特斯拉,虽然价格高,但它的潮流感确实吸引不少人。而我们国产品牌很多还是死磕硬核,比如续航焦虑、技术参数,但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这样的潮流布局不能仅停留在外观和内饰,要想真正抢占年轻消费者心智,还得考虑到未来用车的便利性,以及维护成本。就说续航吧,奇瑞官方估算,这车的续航在(我猜)估算的估计在300-400km之间——毕竟它基于新平台,可能会在能量密度上做文章。对比一些同价位电动车,比如某些合资品牌的入门款,实际用起来,差距其实也没那么大,至少不出奇。
这里我还想提个问题:你觉得,这种年轻化设计真的能长久打动市场吗?市场调研出来的,年轻人其实还是那群喜欢实在的人,可能买车前会说颜色好看、但用车过程中更看重省油、耐操。你觉得我是不是故意曲解?但我一直觉得,产品一定要有用得上的点,颜值只是门面。例子很多,像我朋友家买的新车,颜值还可以,但四个月后就只剩还行这句评价,毕竟实际用车惯不同。
(这段先按下不表)话说回来,奇瑞对细节的雕琢倒让我刮目相看。它的售后和供应链管理,或多或少还是借鉴了日系的理念——改装、维修不用太麻烦。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奇瑞在部分合作修理厂做培训,让它们能快速搞定新的电动车装饰和调试。虽然整体成本可能不低,但这也代表了它们想减少售后故障、提高用户体验的意图。
你知道,整车折旧、保值率都是买家关心的问题。估计这款车的保值率如果按常规看,可能在(我猜)6年之后打个折还剩不到一半。毕竟,它标签就是年轻人第一辆车,很多用户买了以后,可能2-3年就换新款或升一级,毕竟买了玩具性质的车,也没那么看重。
回到设计上,奇瑞拼的就是年轻的审美,我觉得挺有几分敢拼的勇气。它不像别的品牌死扣保值、续航这些核心硬货,反而在颜值+个性上多用心——这是它想抓住的点。多给一点支持吧,它的设计细节其实暗藏了很多心思。
最后想问:你觉得,这车的潮感会不会很快过时?还是说,谁能把年轻人的潮水玩得久一点?我挺好奇的,反正我这是经历了太多漂亮外表+硬核乏力的戏码。(心里悄悄猜测:或许,下一次换装饰,要不要试试安卓光盘?)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