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
作者|品牌官
引言:凉透的威马要被宝能汽车复活了?这对难兄难弟不仅要抱团取暖,还要在2029年卖到100万台车?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宝能汽车已经成功将威马收入囊中,目前两家公司正在做资产交接。得知这个消息,威马车主们天都亮了。
图源:第一财经
现在在宝能汽车展示中心里,已经开始展出两台威马汽车了。在外界眼中,这两家车企就像是两个ICU病人互相搀扶着走进了手术室,能不能安全走出都是个问题。
图源:网络
说起来也巧,这两家公司都是在2023年的时候陷入了困境停滞不前。威马在当年申请破产重整,其老板复刻了恒大许家印的故事,跑路美国至今下落不明。
而宝能汽车老板负债500亿成为“老赖”后,仍然咬牙坚持造车。如今,失败者联盟已经组成,宝能+威马真的可以等于“宝马”吗?
资不抵债
威马老板成车圈“许家印”
2018年,沃尔沃前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创立了威马汽车,凭借着多年的造车经验,威马在成立一年后,就以亲民的价格迅速获得消费者欢迎。
沈晖 图源:网络
同时,威马在早些年还与“蔚小理”齐名,是当时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威马先前更是资本们最看好的车企之一,腾讯、百度、红杉资本都争着给威马送钱。在2020年的时候更是拿到了了单笔高达100亿元的融资,一时间,威马风头无两。
图源:百度百科
只可惜威马不争气,仅仅风光了一年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就在2020年的时候,威马出现了多次自燃的事情。这可把车主们吓坏了,谁都不愿意每开一次车就写一封遗书。
图源:红星新闻
在那之后更是有车主曝光,威马还会偷偷锁电限制续航,2022年的时候有超过100位车主要求威马公开道歉,并且还把威马送上了3·15晚会。
在申请破产重组后,威马就跟摆烂了一样。
车主想去4S店维修却被告知没有配件。车机系统和手机APP也经常出现故障,也没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改进更新,这使得消费者们对威马越来越失望。
除了产品品控问题,威马重资产运营的这一特点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蔚小理”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走轻资产路线,简单来说就是能买就买,能省点钱就省点钱。
但威马并不这么想,沈老板更是说过,“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于是沈老板大手一挥,花了将近100亿盖了两个工厂。这两个工厂每年能够生产25万辆车。
同时,为了购买资质,威马也是花了大手笔。除此之外,威马前期融资得来钱还有一部分当作成返利补贴给经销商们。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开始到2021年,威马的行政支出也逐渐攀升,公司回应道,管理层成员的股份奖励等。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年9月,威马被曝光在年亏82亿的情况下,沈老板还能拿到12亿的年薪。同年,比亚迪王传福的年薪为614.7万元。
图源:界面新闻
然而,创始人拿着天价薪酬,威马三年的研发投入也才28.66亿元,平均一年9亿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再多的融资也经不起威马烧的。
图源:某社交平台
到了2023年,威马负债203亿,资不抵债最后只能破产重整。而沈老板则是在发了一篇微博后就"人间蒸发了",至今“下落不明”。
威马超过10万名的车主最终变成了“孤儿”,不仅维修无门,就连二手卖出去都没人要。
欠下500亿债务
宝能仍咬牙坚持造车
而另一个主角宝能汽车,在车圈里苦苦挣扎了8年后,仍然不撞南墙不死心,坚持造车。
虽说宝能汽车的开局不如威马那样好像拿了爽文剧本,但也曾经是地产造车的“六杰”之一。其创始人姚振华在1997年的时候靠蔬菜配送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
图源:网络
又在1998年的时候乘上了房地产行业的快车,一口气拿下了深圳福田区和南山区的两块地,启动中港商业城项目以及宝能太古城等。
在2015年经历了“万宝之争”后,姚老板就开始疯狂买买买,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还先后分别用66亿元以及1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一半的股份和长安PSA。
但造车不比盖楼,除了烧钱以外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宝能在收购观致汽车后曾扬言要“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亿元造车”。
图源:网络
但实际上,2018年~2022年,观致汽车只推出过一款车型,并且技术也相对落后。同时,宝能一直在用造车的名义疯狂圈地,这让外界怀疑宝能造车是否只是为了地产开发。
2020年开始,宝能无论是汽车业务还是房地产业务都走起了下坡路。2021年的时候,姚老板承认了公司存在上百亿元的资金缺口。即使出售估值超千亿的资产,接盘者也寥寥无几。
2023年才是姚老板真正的“噩梦”,其名下的多套豪宅都被拿去了法拍。在那一年,姚老板更是因为一个视频被网友们认识。
图源:网络
在视频中,姚老板的车窗上被贴满了“还我工资”的纸张,而姚老板则被员工们团团围住。
在混乱中,姚老板一度被推倒在地,即使在推搡的过程中有人大喊“犯法啊!”但也被员工反问“欠薪不犯法?”而哑口无言。
在那个情景之下,曾经说要打造全产业链的宝能汽车成了车圈最大的笑话。
图源:红星新闻
如今,姚老板本人的被执行金额超过了400亿元,宝能汽车被执行金额超过了100亿元,宝能汽车以及姚老板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赖”。
最后,观致汽车的车主和威马车主一样成了“孤儿”,宝能汽车也成了跨界造车的反面教材。很难想象,如果是这两部车不小心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该多么绝望。
难兄难弟抱团取暖
能否实现“负负得正”?
今年6月份中下旬,突然传来宝能要收购威马汽车的消息,并且在传出收购消息前几天,宝能汽车还宣布悠宝利A3正式下线,并且发文车澄清公司经营正常。
图源:宝能汽车公众号
频繁”刷脸“,估计是宝能汽车为了后续“复活”威马做铺垫。然而,其实在很早之前,宝能汽车就已经做好打算要做威马的“接盘侠”。
就在威马申请破产的2023年,深圳翔飞恰好成立并且根据股权穿透显示,深圳翔飞的法人以及股东公司法人,同时都在宝能汽车有职位。
而宝能汽车也是其唯一一家对威马有投资意愿的公司。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目前两家公司正在交接生产资质等核心资产。
图源:第一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病入膏肓”的宝能似乎一直对那些破产车企感兴趣。据第一财经报道,去年宝能集团有不少高管都已经入职了众泰汽车。
早年间,众泰通过模仿保时捷、奥迪Q5、大众途观等车型被消费者熟知,其复刻的“保时泰”更是因为外观太过于神似,被网友们直呼“行家”。
图源:网络
但最后众泰却因为国家政策以及欠债750亿等原因破产退市。如今,小米汽车的火爆,让外界一致认为当时的众泰“生不逢时”。
但据知情人表示,宝能在众泰内部并没有绝对控制权,只是安排了一些工作人员到众泰。
不过估计要是宝能有意收购众泰,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想要“复活”众泰,还需要更多的“钞能力”。
并且单单是“复活”威马,宝能就要砸下不少钱。想要让威马尽快投产的话,宝能在前期主要注入百亿元的资金,但宝能自己都已经欠下500亿,这钱估计也很难掏的出来。
况且现在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市场,对威马和宝能都相当不信任,想要获得新融资估计也是困难重重。
再加上如今新能源市场卷成麻花,比亚迪一年狂卖400玩台车,小米每次发售新车就火爆的不行。反观宝能汽车团队,由于欠薪的问题,人员大大流失,也没能招到新的技术人员。
但如今,想要复活的车企不止威马和宝能两家。还有其他一些曾经在淘汰边缘的新势力品牌们,正在想尽办法重回牌桌。
图源:网络
比如,知豆汽车“傍”上了吉利,想要与五菱宏光MINI EV争夺蛋糕;高合也传出在推进复产复工的消息,其新的出资方为中东企业EV ELECTRA。
但目前,国内车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品牌的高层都认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新势力品牌被淘汰出局。
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于宝能“复活”威马这件事也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毕竟先前还没出现过类似的成功案例。
写在最后
如今,宝能决定收购威马就相当于是两个困难户抱团赌命。威马需要资金才能活下来,而宝能则是想要靠威马讲好一个新故事来吸引投资人,缓解自身的债务危机。
想要盘活威马,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出海,但目前比亚迪、小鹏等车企早就在推进海外计划,威马想要拉近与它们的距离,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困难户存在技术断层、信任破产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攻克。想要“负负得正”就看宝能汽车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