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尼赛克新车型推迟电动化,18个月内不推电动超跑,坚持燃油路线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大伙儿一块儿琢磨琢磨。

您看现在这形势,电动车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从几万块钱的代步小车,到上百万的豪华品牌,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往电动化这条道上挤,好像谁不搞电动,明天就得关门大吉一样。

可就在这股几乎人人都看好的大潮里,偏偏有一群站在金字塔最顶尖的玩家,就是那些造顶级跑车的,反而对纯电动车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嫌弃”。

科尼赛克新车型推迟电动化,18个月内不推电动超跑,坚持燃油路线-有驾

特别是那个来自瑞典,专门造“幽灵跑车”的科尼赛克,他们老板最近直接站出来说,未来一年半之内要推出的新车,肯定不是纯电的。

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是这些顶级富豪的钱不好赚了?

还是说,这些造车大师们看到了咱们普通人没注意到的问题?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咱们今天就把它聊透彻。

首先得听听人家科尼赛克的老板,克里斯蒂安·冯·科尼赛克本人是怎么解释的。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话那叫一个实在,一点不绕弯子。

他说,就目前来看,市场上真正对纯电动超级跑车感兴趣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话听着可能有点反直觉,毕竟电动车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快,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动不动就进两三秒俱乐部,这种性能不是正对超跑的胃口吗?

可是在克里斯蒂安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觉得,纯电动车开起来太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虽然性能强大、反应迅速,但它缺少了燃油车那种能让人着迷的“生命感”。

他描述的这种“生命感”其实咱们很多人都能体会。

您想想,当您发动一台大排量燃油车的时候,那“轰”的一声闷响,伴随着整个车身的轻微震动,就像一头沉睡的猛兽被唤醒。

科尼赛克新车型推迟电动化,18个月内不推电动超跑,坚持燃油路线-有驾

踩下油门,发动机从低沉的咆哮到高亢的嘶吼,每一个转速区间都有不同的声音和性格,换挡时那种细微的顿挫感,都像是在和这台复杂的机械进行交流。

这种震动、热量、声音和操作感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台超跑的灵魂和个性。

而电动车呢?

它太安静、太顺滑了,一脚“电门”到底,除了速度快得让人头晕目眩,剩下的就是一片寂静,整个过程更像是在操作一个高性能的电子产品,而不是在驾驭一头猛兽。

对于那些花几百上千万买一台顶级跑车的客户来说,他们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极致的、能激发肾上腺素的情感体验。

这就好比有人放着高清的数字音乐不听,偏爱黑胶唱片那种带点杂音的温暖质感,追求的是一种仪式感和情怀。

而且,有这种想法的还不止科尼赛克一家。

可以说,整个顶级跑车圈子都弥漫着一种对纯电动的怀疑情绪。

比如,造出了号称“地表最强电动跑车”Nevera的克罗地亚品牌Rimac(锐马克),他们老板马特·里马茨自己都承认,这款车的市场需求已经出现了下降。

连电动超跑的领军人物都这么说,可见问题确实存在。

再把目光投向美国,雪佛兰科尔维特这个传奇跑车品牌的老大也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推出纯电版的科尔维特。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大佬们,观点出奇地一致,这绝不是偶然。

它说明在超跑这个极其讲究品牌传承、驾驶文化和情感价值的特殊领域,纯电动这个“新物种”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科尼赛克新车型推迟电动化,18个月内不推电动超跑,坚持燃油路线-有驾

甚至连奔驰这样的主流豪华品牌,最近都因为市场需求不如预期,不得不放慢了自己全面电动化的脚步,回头继续生产汽油车。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说明电动车的路走错了?

这就要把视野拉开,看看咱们中国的情况了。

可以说,西方顶级跑车品牌的困惑,恰恰反衬出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正确和高明。

咱们得搞清楚一个根本性的不同:科尼赛克他们纠结的,是如何为全球那几百个顶级富豪,造出一个能带来“灵魂共鸣”的大玩具。

而我们中国发展新能源,目标是为十四亿人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一个更智能、更环保、更高效的未来出行解决方案。

咱们玩的是完全不同的一盘大棋。

当他们还在讨论发动机的“心跳”时,我们中国的车企在做什么呢?

我们在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充电速度和续航能力让世界同行都感到压力;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上做到了极致。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的车机系统、语音交互、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已经把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集娱乐、办公、休息于一体的“移动智能空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比如蔚来的换电站,几分钟就能满电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科尼赛克新车型推迟电动化,18个月内不推电动超跑,坚持燃油路线-有驾

这些才是推动整个市场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

谁说电动车没有驾驶乐趣和个性?

比亚迪的仰望U9,不仅性能炸裂,还能像跳舞一样上下摆动,甚至可以原地掉头。

这种玩法,是传统燃油车想都不敢想的。

它没有去模仿燃油车的咆哮声,而是用一种属于数字时代的全新方式,定义了什么是“酷炫”和“高性能”。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六成以上。

这个数字背后,是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崛起,是我们用实实在在的市场和技术,向世界宣告,未来汽车的游戏规则,将由我们来参与制定,甚至主导。

所以,回过头再看科尼赛克,他们说客户不想要电动车,这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他们的车现在处于完全卖光的状态,想买都得排队等上一年半。

这恰恰说明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那群核心客户要什么。

他们要的就是那台能用生物燃料的V8发动机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机械魅力。

因此,科尼赛克坚持自己的路线,不盲目跟风,继续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做到极致,这是一种非常清醒和聪明的商业策略。

他们服务的是一个极其小众的、追求复古情怀的奢侈品市场,就像在智能手表普及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收藏昂贵的手工机械表一样。

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

科尼赛克的谨慎,反映了他们对自己定位的精准把握,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则展现了一个大国在产业变革浪潮中的远见和魄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