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不再“中庸”:5米5车长配隔断,这才是国产豪华天花板?

得,红旗这回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我说的就是北京车展上那台绿得让人心里发毛的红旗HS7+。

你别误会,这不是骂人,这是一种……嗯,带着点敬畏和不解的惊叹。

车展嘛,每年都跟赶大集似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各家都把压箱底的宝贝掏出来,生怕嗓门不够大,别人听不见。

什么“划时代”,什么“颠覆者”,听得人耳朵都起了茧。

就在这一片嘈杂里,红旗HS7+就那么戳在那,跟个闷葫芦似的,一句话不说,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勾走了。

那身绿,怎么说呢?

就不是你印象里那种要么俗气要么轻浮的绿。

它有点像雨后森林里最深处的那片苔藓,又有点像博物馆里那块传了几百年的老翡翠,厚重,深邃,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

你看着它,就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慢了半拍。

然后,你就被它那个离谱的尺寸给震住了。

5.5米的车长,什么概念?

搁古代,这就是八抬大轿的规格。

放现在,你开着它去胡同里会个车,那场面,想想都替对方捏把汗。

但这些,都还只是开胃小菜。

真正让你下巴掉地上的,是当你拉开后车门,看到那堵墙的时候。

是的,你没看错,一堵墙。

一块把前后排彻底隔开的,带着点冷酷和决绝意味的隔断。

我当时就想,这设计师是受了什么刺激?

这是跟谁有仇吗?

买这车的人,大概率是不会自己开的,那问题来了,司机招谁惹谁了?

想跟后排老板汇报个工作,还得拿起对讲机,搞得跟谍战片接头似的?

“喂喂,洞幺洞幺,听到请回答,前方路口左转还是右转?”

这车,压根就没想过要沾染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它就是个移动的堡垒,一个行走的“结界”。

坐进去,关上门,外面的世界,就与你无关了。

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年前,我指定得笑话红旗,说他们又在“闭门造车”,不食人间烟火。

红旗不再“中庸”:5米5车长配隔断,这才是国产豪华天花板?-有驾

但现在,我笑不出来。

因为我好像有点懂了。

这些年,红旗就像个憋着一口气,玩命儿往上爬的少年。

从H9那张惊艳了所有人的“中国脸”,到如今这台“不讲道理”的HS7-plus,它一直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它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活在历史书里的“符号”,它想下场,跟那些国际大牌们,真刀真枪地干一架。

这块隔断,就是它的“投名状”。

它隔开的,是“功能”与“尊崇”的界限,是“代步工具”和“身份象征”的区别。

它在用一种最直接,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告诉你:我,不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

这股子劲儿,有点像当年那个宣称“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周星驰,带着点混不吝的嚣张,也带着点舍我其谁的自信。

你当然可以说它“奇葩”,说它“不接地气”。

网友的键盘侠属性一旦被激发,那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花一百万买个国产车,家里有矿啊?”

“这后排,除了开会还能干嘛?拉菜都嫌占地方。”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夏虫不可语冰”。

你跟一个天天挤地铁的人,去聊劳斯莱斯的雨伞有多精致,他只会觉得你有病。

买这车的人,他会在乎那点油耗吗?

他会在乎停车方不方便吗?

他甚至都不在乎那台3.0T V6的发动机到底有多猛。

他在乎的,是那种关上门,世界就清净了的掌控感;是那种别人还在为堵车心烦意乱时,他已经可以在后排签完一份几千万合同的从容。

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马杀鸡”,一种用金钱和地位堆砌起来的“绝对领域”。

红旗HS7+做的,就是把这个“领域”,具象化了。

所以,别再用“性价比”的尺子去量它了,那是在侮辱它,也是在侮辱你自己。

它就像故宫里的一件藏品,你不会问它能装多少东西,你只会惊叹于它的工艺和它背后承载的文化。

当然,这台车最终会卖给谁,一个月能卖几台,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像一枚探针,刺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最深处,也刺痛了某些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当一个品牌不再为销量焦虑,不再为市场妥协时,它能爆发出多么惊人的创造力。

至于那抹让人过目不忘的绿色,也许,这就是红旗给这个浮躁时代,开出的一剂“解药”。

它在告诉我们:慢下来,静下来,去感受一种不被定义的,纯粹的美。

红旗不再“中庸”:5米5车长配隔断,这才是国产豪华天花板?-有驾

哪怕这种美,暂时还只属于少数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