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车圈最离谱的“名场面”,非云南泼水节上那辆理想汽车被围攻的视频莫属了。画面里一群人拿着水枪对着一辆SUV狂喷,车门大开,车内人都懵了,后备箱也被撬开,简直像在洗车——还是强制免费的那种。这哪是泼水节?分明是“泡水车”现场直播! 事情一出,网上炸锅:有人说“理想同学”被外人语音唤醒开门,简直是智能系统的致命漏洞;也有人怒斥狂欢没了底线。可就在大家准备给理想贴上“安全隐患”标签时,官方一句回应直接反转全场:“门,是车上的人自己打开的。”好家伙,剧情比悬疑剧还刺激。
这车门,到底是怎么开的?
先说重点:理想汽车明确表示,车辆不支持车外语音唤醒解锁,更不可能被路人一句话就“开门请进”。副总裁刘杰亲自下场澄清,还搬出了完整视频证据——副驾乘客手动拉开了车门。也就是说,所谓的“黑客式语音入侵”根本不存在,纯属误会。但问题来了,既然门是自己开的,为啥会演变成一场“水灾”?从视频看,车里人明显想关门,可外面那个女孩死死拽着门不放,甚至后备箱都被人打开了。这已经不是“节日气氛热烈”能解释的了,这是把别人的私家车当成了公共游乐设施。你说尴尬不尴尬?车主可能就想露个脸、意思一下,结果被当成全场MVP重点照顾,想跑都跑不掉。
有意思的是,网上还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开门即默认”,你都开门了还想躲?另一派则力挺车主:“谁允许你强行拉门、破坏财物了?”说实话,开门可能是出于礼貌或一时冲动,但别人得寸进尺才是真问题。就像你在饭局上客气地说“随便吃”,没人会真把你家冰箱搬空吧?同理,节日祝福不等于无限容忍。更何况这是辆新能源车,电池、电机、电控这些“三电系统”最怕进水,座椅通风、车载屏幕、音响系统全泡了水,修起来可不是小数目。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光是更换座椅和线路排查,没几万下不来。这哪是祝福?这是直接让人“天塌了”。
理想这波,真的背锅了吗?
说实话,理想这次算是被“打脸”了——但不是被技术漏洞打脸,而是被舆论节奏打脸。事件刚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智能车太危险,一句话就能开门?”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新车都在拼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语音交互、自动泊车一个比一个炫。但理想这次用事实证明:安全逻辑没毛病,该锁的锁得住,该防的防得严。语音只能控制车内功能,不能解锁车门,这是基本的安全设计。反倒是某些人对科技的误解,差点让一家车企为全民狂欢买单。
不过话说回来,理想也并非毫无责任。比如,能不能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频繁拉门把手)触发警报?或者增加远程锁车提醒?虽然技术上可行,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之间需要平衡。但整体来看,理想的三电防护和整车安全设计在这次“人为水淹”中顶呱呱,至少没有因为进水引发自燃或失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换成别的车,能扛住吗?
咱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要是这事儿发生在一辆特斯拉Model Y身上呢?特斯拉的语音系统同样不支持外部唤醒解锁,安全性差不多。但它风阻系数低、密封性好,短时间泼水问题不大,可一旦门被强行拉开,内部电子设备一样遭殃。而且特斯拉内饰极简,没有物理按键,全靠大屏,万一屏幕进水失灵,连空调都调不了,那体验得多糟心?
再看比亚迪宋PLUS DM-i,作为插混“国民神车”,它的三电技术也很成熟,但智能化程度稍弱。它没有那么强的语音交互,反而少了被误唤醒的担忧。但问题是,它的车机响应速度和防水设计未必比理想更强。真要被这么泼一顿,维修成本也不会低。
还有问界M7,跟理想一样主打家庭用户,智能化拉满。但它之前有过OTA升级翻车、语音误唤醒的争议,如果这事儿发生在它身上,估计网友的质疑声会更大。所以你看,不是理想不行,是这次碰上了“人类不可抗力”。
车主到底冤不冤?
太冤了!想象一下:你开着几十万的车,本想感受下民族节日氛围,结果被人当成移动靶子,车门被拽、后备箱被撬、内饰被泡,修车费可能抵得上一年油钱。关键是,你还不能一脚油门走人——路上全是人,踩油门就是事故。这不是开车,是“坐牢”。有网友说车主应该提前关窗锁门,这话没错,但别忘了,泼水节是公共活动,完全封闭等于拒绝社交。总不能要求车主全副武装上街吧?
更气人的是,事后还有人说“玩不起就别来”。拜托,尊重是相互的。你可以热情,但不能越界。一辆车从“出片利器”变成“泡水废铁”,换谁不气得蹦起来?
结语
这场泼水节闹剧,表面看是辆车的事,实则照见了公共文明的短板。车没问题,系统没问题,问题是人。理想这次虽然被泼了冷水,但技术底子经住了考验。而我们每个车主,也得学会在热闹中保护自己——节日可以参与,但边界必须守住。
话说回来,如果是你,开着心爱的车路过泼水大军,你会选择加入,还是默默绕行?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