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这码事儿,续航力道永远是道坎儿。
就像相亲,人再标致,没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也得掂量几分。
丰田这回捯饬bZ4X,啊不,该叫bZ了,老美那边易名儿了,跟角儿改名头似的,兴许是图个彩头。
横竖要紧的是,电瓶是实在大了,跑路里程也提上去了。
实话说,老款bZ4X的续航,那真叫人捏把汗。
尤其在北边,一开热风,电掉得比脑门上的头发还快。
这回升级,入门款能跑个380公里,顶配直接飙到505公里,总算能交差了。
这505公里啥概念?
约莫是从紫禁城到正定的距离,起码不用半道抓瞎,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充电桩。
可话说回来了,续航这玩意儿,跟GDP似的,瞅瞅得了,别太上心。
厂家标的,那是乌托邦境界,真撒欢跑起来,还得看路况、脚法,还有你舍不舍得捂着兜儿不开冷气。
这回精进,除了续航,还有个挺有嚼头的,就是那充电接口。
美利坚版的bZ,通通标配特斯拉的NACS口子了。
啥意思?
说白了,您能用马斯克的超充桩续命了。
要知道,特斯拉的电桩子,那是出了名的遍地开花,充电也麻溜。
这对那些抄底了别家电车,又嫌充电不方便的爷们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当然,这也折射出一个事儿,就是电桩的标准化。
各家都有各家的规矩,互不搭界,这对电车发展来说,绝对是个绊脚石。
就好比你揣着爱疯,却只能用自家的充电器,得多添堵?
扮相方面,新款bZ也动了点刀子,前脸更像凯美瑞和普锐斯了,莫不是丰田的操刀手们开始耍滑头了?
直接把燃油车的设计元素搬到电车上。
不过,轮眉改成车身一个色儿,这手笔我个人还是挺受用的,瞧着更利索,更潮范儿。
内饰呢,14寸的巨幕是标配,这年头,没个大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车。
无线充电板也安排上了,这对手机控来说,简直是必需品。
还有JBL的喇叭,哼个小曲儿,刷个短视频,那声儿肯定比老款带劲不少。
丰田这回捯饬bZ,能看作是对市场的一次积极反馈。
毕竟,在电车这条道上,你不鼓捣点新玩意儿,就得被拍在沙滩上。
但是,单靠续航和配置的拔高,就能让bZ咸鱼翻身吗?
我看悬。
与寻常想法相悖,电车市场争夺的关键,不单单是续航和配置,更在于牌子、手艺和用户体感。
丰田在燃油车这块攒下的金字招牌,在电车这块儿还没完全兑现。
特斯拉的号召力,比亚迪的看家本领,都让丰田如芒在背。
当我们一门心思把电车卖不动的原因归咎于续航焦虑时,是不是忽略了用户对牌子的那份认同?
就像买包,有人就觉得LV比Gucci更有腔调,这就是牌子的魔力。
说白了,丰田想在电车这块儿扎稳脚跟,还得拿出更足的诚意和真本事。
不能光是“油改电”,更得捣鼓出真正能打的电车货色。
新款bZ下半年肯定要入乡随俗,如果对bZ4X有点意思,等等也无妨。
但话说回来了,等等党永远不吃亏,没准过几个月,又有新家伙事儿上市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