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

合资品牌今年的动作是真越来越多了。福特最近就官宣了一个让人挺关注的事儿——要在上海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这家公司以后专门负责福特乘用车和皮卡在中国的市场推广、卖车以及售后服务的事儿。福特这次说干就干,新公司刚刚发布,就已经定下了今年10月1号正式开始运营,效率杠杠的。

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有驾

我一听这消息就觉得:靠谱,这事儿干得对,福特终于走对路了。为啥这么说?给大家简单聊聊背景。其实福特之前一直是靠合资品牌卖车,眼下在中国主要有两家合作公司:长安福特跟江铃福特。两家都是多年老朋友了。江铃福特其实早在1995年就跟福特搭上线,当初的全顺大面包就是他们家干的。只是那会儿还算不上正式合资,福特只是入股了江铃,所以你能看到全顺屁股上还写着“江铃汽车”。

后头,长安福特是在2001年成立算是正宗的合资方式,专门负责大家熟悉的福克斯和锐界这些家用车。当时外国车企在国内搞两家合资很常见,大众、丰田、本田都是这样。福特这俩伙伴本来也分得挺清楚,长安福特主打家用车,销量大头靠它;江铃福特侧重商用车领域。各干各的,互不干涉,从产品到销售体系统统是分开的。

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有驾

但福特在中国的日子没那么顺利。2016年福特销量有127万辆,算是巅峰期了。可之后因为产品更新慢,战略踩偏,竞争力一下子掉下来,销量暴跌。到2019年只卖了56万辆,三年时间就砍掉了一半还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福克斯。要知道这车当年卖得火爆,全球销量冠军,国内最高一年能卖40万辆,跟这两年的Model Y有的一拼。但后来福克斯出到第四代,搞了个三缸发动机,结果直接把自己玩砸了。2021年才卖了2.25万辆,落差非常大。

这时候福特有点慌了,开始忙着调整策略。既然长安福特卖不动了,倒是可以看看江铃福特能不能行。刚好江铃也早就有“商用转乘用”的打算,毕竟乘用车市场大,利润也高。于是福特开始往江铃福特这边塞乘用车型,比如撼路者、领界、领裕。到了2021年,两家又合资投了2亿,成立江铃福特合资公司,主攻家用车,包括SUV和皮卡,还专门搭了“Family Space家空间”这种独立销售渠道。

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有驾

听起来像是要大干一场,结果产品实力没能跟上。拿领界举例,说白了就是把停产的江铃驭胜S330换个皮,贴了福特标,发动机还是用的江铃的1.5T。这种换标玩法消费者啥的当然不买账,销量自然就不理想。还有长安福特已经投了不少SUV,江铃福特这边再来同类产品,不免撞车型了。领裕这车4.9米长的中大型SUV,一比长安福特的锐界,尺寸定位撞车。更别说江铃福特转型做乘用车,消费市场对老商用车企本来也容易带点刻板印象。

最终结果,长安福特卖不起来,江铃福特也没起色。据江铃汽车财报,2022到2024年,江铃福特净亏损分别是1.06亿、8.39亿、6.77亿,数字不太好看。照我说,福特现在的情况根本用不着两套合资公司。丰田、大众之所以能玩一车两家、两家合资,根本是因为品牌够硬、车型够丰富,市场规模撑得起。而福特在中国已经算不上大块头了,还非得把精力拆分,合作方各有主意,肯定不太靠谱。

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有驾

其实早在2018年,福特就考虑过整合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福特进口车的销售渠道,无奈江铃福特始终不同意,一直拖到现在才算定下来。未来长安福特有270多家4S店,江铃福特110多家,全部归到一个公司统一管理,省去了内耗,这是明智的收缩整合。你看隔壁马自达早就合并了门店,又合作长安搞电车EZ-6,变成销冠车型。

福特也在主动变阵。传统油车的大盘在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当道的环境里越来越吃力,福特自家电马也顶不过新势力。所以他们索性引进像烈马、Ranger这类玩乐型个性车,并开始国内生产。像2.3T的Ranger皮卡,5.4米大个,起售价只要14.58万;烈马越野车也要上增程版,甚至带激光雷达。搁过去,根本不会见到这种福特车。

两家合资为啥频频失利?福特整合后,全新玩法或成最大赢家-有驾

这些车型市场容量说实话不算太大,但福特深耕小众赛道,也不失为自救的路。现在渠道整合起来,资源集中能发力,后面新品能不能让人惊喜还得接着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