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D19首发预告:10月16日登场,25万级竞品理想L9

零跑汽车再度发力,旗舰SUV D19的预告图揭开谜底,宣布将于10月16日全球首秀,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定价区间锁在25-30万元,瞄准中高端市场,与本田CR-V等热销车型并驾齐驱。 这组画面一亮相就带来话题点,仿佛把竞争对手都逼到了同一个起跑线。

设计上延续了C系列的家族语言,贯穿式日间行车灯带与分体式前灯的组合,整体轮廓显得笔直干练,带着一种稳重的都市气质,成为路人镜头中的“狠角色”。 从车身参数看,D19给人的是“空间优先”的直观感受。 车长超过5.2米,轴距跨越3.1米,内部空间的想象空间被无限放大。

零跑D19首发预告:10月16日登场,25万级竞品理想L9-有驾

座椅布局提供两种选择:2+2+2的六座版和2+3+2的七座版,第三排坐垫高度达到350毫米,膝部空间达到1.75米,成年人的坐姿也能保持舒适的伸展。 后备厢采用分层设计,纯电版本前置备箱容量约150升,早就有车友调侃这不是“后备箱抢戏”,而是“全家出行的灵活收纳站”。 动力系统方面,D19走的是双路径的路线图。

增程版搭载1.5升涡轮增程器,纯电续航标称200公里,综合续航则超过1300公里,亏电状态下的油耗约为4.5升/百公里;而纯电版本则基于800V高压平台,能够以480千瓦级的速度实现超充,官方数据称10分钟可补充约300公里的续航。 悬架系统方面,车型标配空气悬架与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强调在大尺寸车身上的乘坐舒适性与路感控制的平衡。

这样的配置组合,像是在告诉市场:在里程焦虑日益突出的日子里,D19试图把“长续航+高效充电+高端驾乘”三位一体的承诺兑现得更清楚。 内饰方面,D19同样显得不吝啬。

中控以15.4英寸OLED屏为核心,副驾端则是10.25英寸屏,后排还配有一块21英寸的升降屏,三个屏幕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视听座舱”。车内系统由高通骁龙芯片驱动,智能座舱与L2+级智驾协同工作,目标是在日常驾驶里实现更直观和更高效的。 这样的配置,在同价位段已经成为不少买家衡量的核心指标:越透明的操作,越少的“踩坑”。 市场层面的解读也值得细看。

25-30万元的定位并非偶然,而是把焦点放在那些希望在家用与出行之间找到平衡的家庭用户身上。 对手并不仅限于本田CR-V,还包括一众国产车型在同价位段的激烈竞争。

零跑D19首发预告:10月16日登场,25万级竞品理想L9-有驾

热议点聚焦在增程版与纯电版之间的真实用车成本与体验差异,充电网络覆盖、充电时间的可预测性,以及800V高压平台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外界也在关注,增程设计是否真的能成为“高性价比的稳定器”,还是只是一种阶段性缓解。

总之,D19把“续航焦虑、充电等待、智能体验”三者摆到了同一张桌子上讨论,话题性自然不减。 在技术与市场的互相博弈中,D19像是一枚在中大型SUV领域投下的重磅炸弹。

它不仅强调空间与舒适,更把科技感和未来感注入到日常使用场景里。 对那些把周末自驾当成固定日程的家庭来说,七座版本的灵活性与车内多屏的体验,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与此同时,充电桩网络的现实覆盖、保值率与售后服务等问题,也会在真实购车环节被放大检视。 这种综合性的考量,正是当下消费者关注的核心。

若要以一句话总结,D19的意义或许在于把“豪华感、实用性与科技感”三者并列呈现,用看得见的数值和可感知的舒适来回应市场的期待。 但真正要让它在25-30万的价位段实现销量突破,仍需要在性价比、可靠性与持续的售后体验上给出明确兑现。

科技感和配置再吸睛,若离日常使用的成本与维护体验过远,热情也会迅速冷却。 你更看重这类中大型SUV的哪一项:空间、智能,还是续航与充电便利?如果你正在比较进入这个价位段的车型,D19会成为你认真考虑的对象吗?你希望它在哪些生活场景中给日常带来改变,愿不愿意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与需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