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开着一台方盒子SUV下班,突然发现后视镜里那辆几百万的“大G”,被你轻松甩在后头,内心啥感觉?是不是有点出戏?看了这次iCAR超级V23家族上市,我觉得,这事还真不是想象,是真的快要变成现实了。
先来说说那场豪华大秀,芜湖,超级之夜,灯光闪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什么高奢品牌发布会。而这回主角,偏偏不是某个德系大牌,也不是日系百年老社,而是咱们自己的品牌,三款各有来头的超级运动版SUV,价格往12.28万到17万多区间里一丢,彻底打破以前“性能车=高价格”的旧认知。你说,这到底是哪辈子能见到的事儿?
问题来了,普通人是不是都能开上性能天花板级别的SUV了?或者说,性能越好、配置越高,我们的出行会不会真的令人满意了呢?我猜你看完各种参数,会有这样的疑惑。今天我不说技术多牛,咱就掰开揉碎,聊聊我看到的几个关键变化。
第一,性能堆叠是什么体验?V23这次直接拿出“钱不贵还性能爆炸”的姿态,最大功率335kW,零百加速4.5秒,这种数字以前只在千万超跑新闻稿里看得到。而现在呢,十来万的SUV居然敢拍胸脯。更离谱的是推重比232PS/t,这意思就是你开着方盒子造型的SUV,脚踩油门,跟小钢炮轿跑似的,随时准备点火冲刺,这种体验,别说在马路上,连你家楼下的停车场都能给你来一把“极速起步”。
你说有人会担心安全。这不光是你,我也琢磨过,要是动力那么大,是不是一脚油门,车都飘起来?但V23还把高强钢车身、IP68电池防护、6安全气囊都端出来,搞个23项智能驾驶辅助。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你冲就冲,我们给你兜着底”。开得快也安全,敢给终身质保,这气魄说真的,不亚于车市里突然闯进个“硬汉”。
第二个有趣的点是,越野的门槛是不是被彻底拉低了?以前你说想去沙漠露营,爬山钻林,很多人都说只有“牧马人、大G才是你的命”。你再想想价格,动辄五六十万起步,还得有点改装经验,普通人玩不起。现在V23S拿出能攀100%坡度、超5900Nm轮端扭矩,还号称自己创了“最快登顶沙漠珠峰量产电动SUV纪录”,这下没有借口了吧?不懂怎么改,原厂就有一大堆改装件选,甚至推出“出厂即合法改装”,普通人光凭一张身份证,就能玩越野——以前谁敢想?
再看配置,前排座椅加热、Vent通风、热泵空调、隔音玻璃,嗷嗷给力,还能外放电6kW。你说你要去野外支锅做饭、插电热水壶、挂投影仪,这车也都能顶住。以前这些功能,除了房车、露营车,没一台车敢说“标配”。现在一台“方盒子SUV”,居然都给你准备好了,是不是过于“懂事”了点?
那这问题又来了,配置卷到天花板,有多少是刚需,有多少是炒作?平心而论,现在买车的人其实最关心三点:实用不?玩得转不?值不值?如果堆一堆花活,价格却很贵,那大多数人还得围观。但这次明显不一样,12万多起,只要你开得来,玩得方便,家用两驱也好,追速度选四驱也行,还能自带个性。等于以前你只能等着看汽车测评节目,现在你自己说啥,就能安排啥。
我还想说点人性方面。换做以前,很多人买车就是为了“牌面”——别人看你开什么车,决定你是谁。开什么“方盒子SUV”?不是有大G就是槽点,就是仿品。可V23这次把“合法改装”直接作为标配,引得一帮玩家纷纷晒出自己风格的改装车。银翼杀手的原厂哑光银漆,直接街头拍大片都不用加滤镜。你说这下,是不是开始有点“品味”了?不再单靠品牌logo拼C位,反倒是你车改得好坏、个性不个性,成了圈子里新的谈资。这个变化,是真没想到的。
还有一层意思,智能驾驶和互联体验在这车里到底是陪衬还是主力?很多人说,你纯玩越野,谁有空按语音查地图,连Wi-Fi都用不上。但你翻开这配置单,液晶仪表、多场景模式、多系统互联,直接给你端出来,不论是上班族,还是户外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数码体验。以前是“车是交通工具”,现在是一站式生活移动平台——你想躺着开、想连手机、想AI语音,都能满足。这不,老车主每年还送你免费流量升级、积分换车,细节给到太满。你说这不是“把用户当朋友”,还能叫啥?
聊到这儿,问题又来了,这么强的性能,这么狠的价格,这么潮的改装,国外大牌怎么看?是不是最终会变成中国品牌和全球玩家的新对抗?不得不承认,对比那些过去一向高高在上的豪华SUV,iCAR这次摆明了就是要搅局。你只要愿意掏十多万,别人一分钱也不能抢你风头。我们早就不满足于移动代步,小众圈子也不理会国际品牌的鄙视链,反而用技术和创意去证明,中国车企不只是“快速跟进”,已经开始自己画趋势图了。
最后我想设问一句:当一个三十多岁刚创业的小伙,有能力把一辆性能媲美超跑、越野刚过大G、舒适性赛过德系的新能源SUV开回家时,这台车给他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路上的优越感吗?是一次自我表达吗?还是对未来一种范式的重新定义?也许以前,我们把买车当做是身份满足的一部分。现在,“方盒子”开始带着新智能、新个性在路上狂奔,买车变成一种玩、一种表达,一种“生活方式再创造”。车不仅仅是工具,它成了每个人手里能挥舞的一根大棒子,去打破外界对“好车”的定义。
我觉得,iCAR超级V23家族上市,不只是一次技术卷到极致的“秀肌肉”,它更像是对市井生活里一群爱折腾、敢尝试、喜欢表达自己的人的回应。说到底,这台“15万级方盒子SUV”,不是在告诉我们中国车企到底牛不牛,而是在问,每个人是不是愿意把自己的路走得更自由、更出格一点?筋骨够硬,钱包够轻,想往哪去就往哪去,这才是“车”该带来的改变。
想自问一句,这种选择值得吗?我觉得,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是我们终于可以不再“看别人怎么做”,而能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事。方盒子、性能车、智能个性、合法改装,终身质保,强烈的中国创新味道都在这里。如果说科技发展最终要带来什么,那它现在带来的,至少是可以对世界说“不只有一种标准”。今天起,每个人的出行,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甭管你开的是谁家的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