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闲话少叙,今儿咱就聊聊网约车司机这碗饭到底有多难咽。你说这年头,干点啥都不容易,憋说像网约车司机这样,一屁墩就是十几个小时在路上的人。干一整天,往往换来的流水还不够买块牛肉,有时候想想,真不是一句“赚钱难”能说完的。
珠海那份官方报告一出,甭管你是旁观的还是亲历的,心里都得噔一下。每天平均能拉14单,也就30块钱一小时的流水,听上去好像还能混口饭吃。可你真要把账一笔笔算明白了,什么车折旧啊、租金啊、油钱充电啊,平台又抽一大块儿,剩下的能到自己手里的,顶多就是个温饱,甭跟啥理想扯一堆。掏心窝子说,月入四千出头,在任何一线城市都只能叫“活着”。你抬头看看房价多少,低头看看菜价多少,自己每天各种奔波到头来的就这点数,难怪不少司机直接选择撂挑子不干了。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先说人多车多。网约车这几年,谁都觉得好像是个机会,结果大家都蜂拥上阵。珠海现如今网约车流动许可证两万多,司机数量直奔六万,加上各种副业兼职,平台里闲鱼扎堆。客户不见得天天打车,但司机是越来越多,饼就那么大,人多了自然每人分的就少了。你想多接两单,别人也不傻,都抱着手机等着抢单。再遇上什么淡季、旅游散了学期开始,出行需求一低,很多车就干脆趴窝了。
还有一点,平台抽成简直令人发指。平台嘴上说什么要维护市场生态,抽成都降了点,可实际到司机手里的,少得让人想哭。平台算法神秘兮兮,价格浮动那不是按司机活儿来的,是一堆数据在拍脑袋。司机接一单,抽走一大块,剩下的还要扣油钱、车保养、维修、保险,总之能回血的全让你赔里头了。明面上的流水看着还行,实际落袋为安的净收入寥寥无几。
你说,有没有比网约车司机更当代祥子的?真不多。以前祥子为三十块大洋苦成那样,现在网约车司机为三十块钱一小时也得“拼全力”。你问司机有没有想过转行,当然有。但一旦坐进车里,闭上眼睛一琢磨,除了拉活,还真找不出更立竿见影的门路。多少司机白天在路上一遍遍刷着单子,晚上迷迷糊糊睡个囫囵觉,醒来盘算着还欠着谁谁的贷款,还要养家糊口,总觉得哪怕再苦,也不能撂挑子回家坐等啃老,可现实的无情在一天天压弯他们的脊梁。拼命干,不见得能活得体面。
想象一下,现在一个城市网约车一天十几单,利润还不如一碗面贵,司机天天坐着无聊还挨着急头动脑,活儿累,钱少,压力奇大。这活儿,说实话已经变成了“谁熬最久谁上风”,可现实是熬着熬着慢慢全熬脱层皮,最后不得不撤了。有司机感慨:以前刚入行,活儿多钱不少,现在这钱真是死命刨,不光晒成个黑炭,还落得个腰酸背痛,赔钱赚吆喝,家里人都劝我别干了,哪怕去工厂搬砖都比这轻快。你听到这些话心里什么感觉?是不是也觉得这种劳动完全不值?
有人说,干得不好就换呗。可说到容易做起来难。网约车司机大多是四五十岁上下,年轻人谁还坐得住这苦工?看着灵活,但其实一点都不自由。单子抢时抢,跑时疯跑,晚上睁眼还不如白天轻快。城市里动不动一个路口就是半小时,早晚高峰堵得想下车去跑步,空气里全是焦虑和愤怒,最后算下来真跟祥子没啥区别,都是一种“被榨干的命”。
你说这个行业是不是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如果平台控抽成、政府控司机数量,市场是不是能缓一缓?但问题是,控制容易,实际执行难。想让司机挣钱,只能压平台,结果平台不乐意,赚钱机器搅动数据乱跑。司机苦,平台说自己也不容易,大家都想多分点蛋糕。车多的时候,碗里汤就少,一分蛋糕剩的都是干巴皮。
司机们到底还该不该坚持下去?这个问题其实很现实。很多司机干了三四年,心理状态早已慢慢枯萎。你坐在车里,听方言、听客人骂天骂地,憋着一肚子苦水其实很正常。想辞职吧,也没地方去;再干下去,钱和希望并不工资一样涨。生活压力大,房租水电还要交,孩子学费都靠这点收入支撑,不敢停,不敢怠慢。有人坚信“只要努力,也许有转机”,但现实是努力的大多数最后照样离开。
其实这个网约车行业之所以越来越像祥子的命运,本质上就是“资本和劳动力失衡”。平台垄断抽水,司机孤军奋战,没有工会更没有议价权,有苦只能自个儿咽。你想干点副业,但副业也都被平台算法切得死死的,不让你太自由,就是让你一直在平台里打转。司机的劳动价值越压越低,靠拼命没法逆袭,都快成了“穷忙族”的典范。有人说,互联网创造了新工作机会,其实是资本找到了新韭菜地里插秧。
再看看政策怎么说。政策叫好,鼓励灵活就业,结果就业的“灵活”,其实就是“责任自己背”。平台说抽成降低,其实是给司机一点小恩小惠,背地里还是算自己的营收增长。司机要的是公平,却得不到。你看那数据:一家城市几万辆司机,月入五千的没几个,剩下大半在底层拼命,你说这活儿还有谁真心愿意干?
那大家到底怎么看?是不是也觉得这事儿该调整了?我的看法,得治本,不能光治标。光是降低一点抽成,限制一下新司机,市场结构不变,司机还是难翻身。要么有更合理的平台抽成机制,政府真正出台行业保护措施,让司机挣到钱;要么行业结构调整,把司机当作社会正经劳动者,保障他们的权益、医疗、社保。否则,就算有一天网约车变成豪华生意,也没人愿意坐一天赔本的买卖。
最后还是那句话,网约车行业真假繁荣只是一时,司机活得好不好才是真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关心这些在城市里奔波的普通人,他们不是卡车,不是赚钱机器。他们是你我身边真实的底层劳动者。今后,能不能让他们活得体面、不用发愁每一顿饭钱,这才是社会值得追问的事。到底怎么解决,不光是政策,也靠咱们所有人一起琢磨琢磨。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