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种现象,同样一个品牌、同一款车型,有的人开上七八年,车况依然精神抖擞,发动机声音沉稳,内饰也干净利落;而有的人开个三四年,车子就显得老态龙钟,不是这儿响就是那儿抖,油耗也莫名其妙地高了不少。
很多人把这归结为运气不好,买到了“车王”。
但实际上,一辆车能陪伴我们多久,能以什么样的状态陪伴我们,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出厂时的那点细微差别,而是取决于我们日常用车的一点一滴。
很多时候,毁掉一辆车的不是激烈驾驶或者意外事故,恰恰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觉得无所谓的小习惯。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藏在用车细节里的门道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先从每天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启动车辆说起。
尤其是在天气转凉的早晨,很多赶着上班、送孩子的朋友,习惯了打着火之后,立马挂上D挡,深踩一脚油门就冲了出去。
这个动作看似潇洒,节省时间,但对发动机来说,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伤害。
您可以把发动机想象成一个刚刚睡醒的人,经过一晚上的静置,负责润滑的机油绝大部分都已经流回了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
当您点火的瞬间,机油泵才开始工作,奋力地把机油输送到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各个部位,比如活塞环、气缸壁、曲轴等等。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大概在三十秒到一分钟左右。
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您就让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运行,相当于机油还没完全到位,金属部件就已经在高速摩擦了,这种“干磨”是发动机早期磨损最主要的原因。
有数据显示,发动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磨损都发生在冷启动后的这短短几分钟内。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点火后,别着急走,观察一下仪表盘上的转速表。
刚启动时,为了让发动机尽快升温,转速会比较高,这叫“快怠速”。
您只需要耐心等上个半分钟,看到转速从一千多转平稳回落到八百转左右的正常怠速范围,这时候就说明机油已经基本循环到位了。
然后您再挂挡起步,并且在水温表指针到达正常位置之前,尽量温柔驾驶,让转速保持在两千转以下。
这就像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看似多花了一分钟,却能让您的发动机在接下来的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里,保持更健康的状态。
说完了启动,再聊聊行驶中的一个常见场景:等红灯。
很多开自动挡车的朋友为了图方便,习惯一个D挡走天下,哪怕是长达一两分钟的红灯,也一直踩着刹车,挡位挂在D挡。
这样做,变速箱其实一直在“受累”。
在D挡踩住刹车时,发动机的动力并没有被完全切断,动力依旧在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给变速箱,只是被刹车系统强行阻止了。
这就好比您一直用力推一堵墙,虽然墙没动,但您的胳膊一直在持续发力,会累,会发热。
同理,变速箱里的油液也会因为持续的搅动而温度急剧升高。
长期如此,会加速变速箱油的老化和变质,一旦变速箱油的润滑和散热性能下降,就会导致换挡顿挫、冲击,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变速箱内部的精密零件。
而修理变速箱的费用,可比您省下的那几次换挡操作要高得多。
所以,一个对车负责的习惯是,当您预判等红灯的时间会超过三十秒,就果断地挂入N挡(空挡),并拉起手刹。
这个简单的动作,能让变速箱得到彻底的休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路上的减速带,也是考验我们用车智慧的一个地方。
为了减少颠簸感,不少司机会选择让单侧车轮压过减速带,或者斜着车身“扭”过去。
感觉上似乎是平稳了一些,但这种不平衡的受力方式,会将巨大的冲击力集中在单侧的悬挂系统上。
车子就像一个四条腿的板凳,正常的冲击力由四条腿共同分担,而您现在让一两条腿去硬扛,久而久之,这一侧的减震器、弹簧、悬挂摆臂和胶套就更容易出现疲劳、变形和老化,最终导致车辆跑偏、出现异响,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最正确也最保护车辆的方式,是提前减速,将车速降到每小时20公里以下,然后摆正车身,让两侧的前轮同时、缓慢地通过减速带,让冲击力由两侧悬挂均匀分担。
车辆的养护,不仅仅在于看得见的驾驶操作,更在于那些看不见的油液和电路系统。
说到保养,很多人会严格按照公里数来,但对于咱们中国的路况来说,特别是大城市,堵车是常态。
您的车可能在路上堵了一个小时,里程表上只走了几公里,但发动机却一直在工作。
因此,参考保养手册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用车环境。
比如全合成机油,虽然理论上可以跑到一万甚至一万五千公里,但结合我们频繁启停的工况,提前到八千公里或者一年进行更换,对发动机的保护会更周全。
还有刹车油,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吸水性。
空气中的水分会慢慢渗透到刹车油里,一旦含水量超标,刹车油的沸点就会大幅降低。
在山区连续下坡或者紧急制动时,刹车系统产生的高温可能会让含水量超标的刹-车油沸腾,产生气体,导致您一脚刹车踩下去是软的,甚至失去制动力,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定期用专用的测试笔检测刹车油含水量,一旦超过百分之三,就要立即更换,这个钱绝对不能省。
最后,当我们结束一天的行程,停车这个收尾动作同样重要。
首先,要确保方向盘是回正的。
如果方向盘歪着,转向拉杆和转向机就一直处在受力状态,悬挂系统也是不平衡的,长期这样会加速这些部件的老化和磨损。
其次,尽量把车停在平坦的地方。
如果长期停在有坡度的地方,地势较低一侧的悬挂和轮胎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悬挂高度不一致。
还有就是空调的使用,很多人习惯了到地方直接熄火走人。
但空调工作时,蒸发箱会产生大量冷凝水,熄火后潮湿阴暗的管道就成了霉菌的温床。
下次再开空调,那股酸腐的气味不仅影响心情,更对健康不利。
正确的做法是在到达目的地前三五分钟,提前关掉AC压缩机,但保持风扇继续吹,利用自然风把管道内的湿气吹干。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日积月累下来,就是爱车状态天差地别的根本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