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蜕变?一汽奥迪A5L全新平台,谁在被惊艳谁在被卷
01
我和编辑部的兄弟去年夏天蹲在车友会里,盯着群里的奥迪新消息。等了大半年,结果A5L一露面,真有点“卷疯了”的样子。
有人说,这不就是个又长又大的A5嘛。真不是。
有些设计,外行看着花活多,懂行的心里暗自叫好——比如奥迪把“形式追随功能”玩得明明白白。
外观上一句大实话:这回果断扔掉了Sportback,只保留Limousine和Avant。原因呢?空间和实用性,向C级车看齐。
其实我自个第一次看那轴距(2969毫米),脑海里直接浮现俩字——舒坦。
堂堂B级车后排腿部980毫米,后备箱也有480升。正常坐三个大个子不算问题。那黄金比例你要是非较真,官方标的0.618和0.604,其实真不只是看着和谐,更像是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顺眼和用着舒服的感觉。
02
说人话就是,A5L的细节,我觉得“较劲”这个词很贴切。
有一年在德国出差,我特地蹭了朋友的旧款A5。那会我就发现,奥迪喜欢在小地方里下苦功。
比如这回A5L的引擎盖,‘猎豹泪线’那两道筋,乍一看是造型,仔细摸摸,其实为了有效把强光分散开——尤其高速上,大太阳底下,减少眩光。
还有门把手,奥迪用了半隐藏,万一电控卡壳,手动拉两下3秒解锁。这事我2019年在某自主品牌车上深踩过坑,结果真锁门了像抓瞎。
门把手做成机电双保险,看着没啥“黑科技”,其实关键时候一点都不花哨,沉得住气。
类似的巧思还有轮拱上那一圈‘quattro blisters’,人家不是为了耍酷。那是把Ur-quattro四驱基因掏出来明示。
有些车就藏着掖着,奥迪非要“长在明面上”,这种执拗我还挺佩服。
03
一定要单聊聊灯光系统。
身边人叫奥迪‘灯厂’不是吹的,这次A5L上市,灯玩出了新花头。
头灯、尾灯全是数字LED,多达8种动态签名,晚上开在路上,第三代幻影光环徽标点亮,就是那种一眼看穿的存在感。
但如果有人觉得这只是好看,那就搞错了。
它加的不是装饰,真正狠的地方在逻辑。
全球首用第二代OLED尾灯,364颗灯珠,算法隔几秒刷新新图案。不只是为了吸睛。
最实用的功能其实是Car-to-X交互。
打个比方,我朋友去年新手开车进停车场,A5L那尾灯就能直接投射三角警告标,让后方司机提防。这比很多价位相仿的竞品直接高一档。
连迎宾灯、车门光毯都做得极有仪式感,这类东西以前只有豪车才有——现在下放到A5L,我只能说奥迪是真不藏招。
04
性能控也故意“卷”。
发动机直接上了第五代EA888。
500bar喷油,VTG涡轮,最大20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加速6.5秒搞定,数据都摆这呢。
我混过维修圈,好几位工程师都跟我讲,这台发动机的扭矩响应比上一代快了0.4秒。
而且PPC平台是完全新设计。
上了HDI双电机全智混(P3),低速纯电,停车也能一个字儿“静”。实际试过市区堵车,7公里全静悄悄只用电,还可以动能回收。
变速机构件从材料到匹配都是精益求精,很少见厂家这么舍得成本砸到基础件上。
底盘联合德国RS团队、中国本地工程师两年调校,典型五连杆、虚拟主销。
这不是“配置表上写着好”,是真的弯道感、抓地力直接提升,4S试驾场地一圈就能感受出来。
再加quattro智能四驱(扭矩85%后轮倾斜),加渐进式转向。反正调教之后,掉头两圈半,高速小动作不跑偏。
运动版底盘悬架也降低了20毫米,刚度提升48,主打一个入弯不虚、出弯不飘。
05
安全部分,奥迪的轴还是“轴”。
车架超八成高强度钢,热成型材料比例24。笼式结构,抗压标准6倍以上,直接超CIASI G各种门槛。
7+2气囊不是吹,只是大众集团一贯铁面标准。
我查过GB 9743-2024碰撞测试,国标只测13项,大众是205项。这不是数据游戏,真出事气囊里万一掺杂异物,那才叫“反人类”设计。
还有行人防护。
前脸软鼻锥,为了万一发生碰撞,能有效缓冲头和腿部。
低刚度理念原理简单讲就是受力能分解开点,行人骨折风险比老款降低了40多。
大家别指望“开好车肯定不会撞”,安全冗余有时候才是真值。
06
有人总会问:油混时代了,你还搞这套?
其实,每代奥迪B级车都在逼着对手补课。
A5L之所以敢整这么多“卷”配置,说到底是平台能力带来的底气。
四百万公里耐久实验,黑河极寒、长春暴晒全部跑完。好几个极端路况反馈,甚至我都见过测试车摔过沟里修好接着测。
所以你要问省不省心,实话讲,大概率比大部分新能源耐操多了。
喜欢花哨么?品牌情怀?
其实骨子里都是一句话:车是工具,好用省心第一。
开起来舒服,才能站住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