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如何从零起步到高端新能源领跑者?解析技术突破与资本布局背后的全球化挑战

2025年10月2日,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一动作不仅让它走上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也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一阵热议。短短几年时间,这个由东风汽车集团孕育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竟然从零开始一路狂奔至央国企高端新能源的领跑者,销量和技术双双开花。是什么让这家年轻企业能够迅速崛起?又为何选择此时迈向港股?背后有怎样的深谋远虑?这些问题像谜团般笼罩,令人迫不及待地想揭晓。

岚图汽车如何从零起步到高端新能源领跑者?解析技术突破与资本布局背后的全球化挑战-有驾

岚图的故事,像极了看似平静但实则暗藏激流的水面。有人赞它是国产高端新能源的希望之星,也有人质疑:它的“神速”到底是一时之快,还是能跑得更远的长跑实力?三年的时间,它从首款车型交付到第二十万辆车下线,成为行业中的“产量黑马”,但也有声音指出,对比那些国际巨头,它依然是个“小学生”,尤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岚图的存在感微不足道。

更有其他国内同行对它的上市方式大加批评。有业内人士称,“介绍上市”这种非筹资玩法实属罕见,甚至让人怀疑其融资和造血能力不足。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东风汽车集团在这个关键时刻,对岚图的放手另有深意吗?资本市场背后的深层布局,又会如何影响这位“新能源新秀”的未来?

岚图汽车如何从零起步到高端新能源领跑者?解析技术突破与资本布局背后的全球化挑战-有驾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岚图的创立之初。2021年,它交付了首款车型,随后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达到第十万辆,2025年攀上第二十万辆高峰,成为国内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的佼佼者。这种速度在行业内堪称惊人,但真正让岚图站稳脚跟的,是技术的迅猛发展。

今年其发布的800V智能超混技术,成为舆论聚焦点。别说普通消费者,就连业内专家也纷纷称赞它解决了新能源车的两大痛点——续航焦虑与充电难题。电车的纯电续航能达到360至410公里,而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这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广州都绰绰有余。另外,只需要12分钟,你的电池就能从20%充到80%,刷新充电效率的新纪录。

岚图汽车如何从零起步到高端新能源领跑者?解析技术突破与资本布局背后的全球化挑战-有驾

但技术突破并非岚图独自为战。它搭载的鲲鹏智驾系统,便与华为深度合作,携手迈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别小看这些数字和性能,它们不仅是消费者选择岚图的原因,也让海外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技术刮目相看。不少欧洲网友在社交媒体表达了对岚图车型的兴趣,但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分得一杯羹,仍是岚图需要证明的。

一时的高光并不能掩盖岚图面对的风险。尽管技术和销量成绩亮眼,但同样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国内市场,岚图虽然增长迅速,但仍面临着比亚迪这样的老牌巨头的强劲竞争。比亚迪不仅拥有雄厚的产业链基础,还在全球市场广泛布局。而岚图刚刚迈出海外扩展的第一步,国际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几乎为零。

这次上市方式——介绍上市,也引发了外界质疑。部分投资者认为,岚图并非在传统意义上通过公开募资登陆资本市场,而是东风集团将股权分配给股东的特殊路径。这种操作尽管避免了稀释现股权的压力,但也意味着岚图无法快速通过IPO筹集大量资金。换句话说,它要靠自己盈利和资本运作支持技术研发以及全球业务扩展,这对一家年轻企业来说,承担的压力非同小可。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警觉态度逐年上升,供应链制约和出口限制更是对岚图这样的高端品牌形成隐形壁垒。一位金融领域专家指出:“岚图要在全球市场与特斯拉等巨头对抗,不仅需要技术硬实力,还得有软实力,包括品牌认知度、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能力,而这些,现阶段都是岚图的短板。”

但就在市场为岚图捏把汗时,东风汽车的这盘棋却悄然显现出深远的意图。这次介绍上市,东风一方面将岚图股权分出,实现岚图“独立”,另一方面却提出集团私有化操作,这一组合拳背后显然有更大的战略目标。如果从表面来这是东风为了让岚图获得更灵活的资本环境,心无旁骛投入研发;但深挖背后,会发现东风其实在推行一种“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实验。

东风的算盘并不止步于岚图。通过这种独立运营的方式,将不同业务板块从集团中拆分,形成更清晰的业务线。这种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路径,不仅能为岚图未来的全球挑战创造条件,也可能成为国内央国企转型的示范。

另岚图的技术优势再一次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其自研的鲲鹏智驾系统,已在特定条件下实现L3级自动驾驶,车能自己“上路”了。这项能力不仅技术含量高,还意味着未来岚图可能在自动驾驶领域成为行业的风向标。而其国际扩展计划,也逐步展开试探。在欧洲市场推出的几款车型已经在部分国家获得试点运营批准,打破了更多国人对岚图只会“内销”的刻板印象。

岚图冲向全球之路并非一路坦途。除去欧美市场的政策壁垒,它还必须面临竞争中的价格战。当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调低售价,而岚图依靠高端技术定位维持价格区间,这可能会导致竞争劣势。对于海外消费者而言,“东方品牌”是值得信任,但价格是否足够划算更加牵动购买决策。

还有一些意外阻碍正在浮现。供应链上游的核心部件仍高度依赖进口,缺乏自给能力,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可能让这些进口环节成为瓶颈。东风私有化方案也面临流程上的复杂审批,一旦延宕,岚图与国际市场接轨计划或许会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岚图的品牌对于普通人而言仍是陌生的。即便在国内市场,它的大众认知度也远不及比亚迪、蔚来等品牌。而在全球范围,提升品牌认可度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有人说,岚图独立上市是东风汽车一步好棋,但如何用资本撬动市场,还得看时间和策略,这可不是一场时速竞赛。

岚图上市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东风汽车迫切希望从传统国企转型的体现。不过就在大家热议其技术突破和销售表现时,别忘了它还面临种种挑战,比如品牌认知度不足,国际壁垒尚存,以及与全球巨头的硬碰硬较量。对岚图来说,今天的成绩固然可喜,但若没有持续的努力,光凭技术和速度去全球争夺高端市场,未免有些理想化。

“速度”是否意味着“胜利”?岚图用了短短几年创下销量纪录,可在国际舞台上,特斯拉的多年累积、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布局都让它显得稚嫩。想要凭技术和资本走向全球,岚图究竟能否承担国人对它的厚望?还是会在竞争中沦为一个速成品牌的注脚?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