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瓶8年不换的秘密:4个关键点让寿命翻倍

相信很多开车的朋友都遇到过这种让人头疼的情况:一大早急着出门上班或者送孩子,坐进车里拧动钥匙,结果车子毫无反应,只听见仪表盘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咔哒”声,然后就彻底没了动静。

这时候心里一沉,多半是电瓶罢工了。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麻烦事,要么打电话找朋友来搭电,要么叫救援服务,不仅耽误时间,还得花上几百块钱换个新电瓶。

很多人都觉得,汽车电瓶这东西就是个消耗品,用个两三年换一次也算正常,能撑到四年五年就已经算运气好了。

汽车电瓶8年不换的秘密:4个关键点让寿命翻倍-有驾

但奇怪的是,总能听到一些老司机说,他们车上的电瓶用了七八年都还好好的,启动起来依然强劲有力。

这就让大家很纳闷了,难道他们用的电瓶是特殊材料做的吗?

为什么同样是开车,电瓶的寿命差距能这么大呢?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密,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关键就在于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小习惯。

只要我们能搞清楚电瓶的工作方式,并且避开那些最伤电瓶的坏习惯,让电瓶用上八年真的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首先,我们要明白汽车电瓶在车里到底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默默付出的“能量仓库”。

它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在我们启动汽车的那一瞬间。

那一刻,它需要瞬间释放出非常强大的电流,去带动启动机,再由启动机强行把沉重的发动机曲轴转动起来,点燃引擎。

这个过程对电量的消耗是巨大的,可以说是一次能量的集中爆发。

汽车启动之后,发动机舱里的发电机就开始工作了,它一边给全车的用电设备供电,一边会给刚刚消耗巨大的电瓶“回血”充电。

所以,电瓶的健康状态,就取决于充电和放电之间的一个平衡。

如果它总是被过度消耗,又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补充,那它的寿命自然就会大大缩短。

了解了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再来看看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极其伤害电瓶的行为。

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一个,就是熄火后长时间使用车上的电器设备。

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比如在车里等人,或者午休的时候,虽然把发动机熄火了,但车里的音响还开着,听着音乐,有时候还连着手机充电,夏天还会开着空调的风扇吹吹风。

在大家看来,这点电不算什么,但对于电瓶来说,这是一种纯消耗的折磨。

因为发动机熄火后,发电机也就不工作了,此时车上所有电器的电力来源,都完全依赖电瓶的存储。

汽车电瓶8年不换的秘密:4个关键点让寿命翻倍-有驾

一个普通的车载音响,功率不算大,但听上一个小时的音乐,消耗的电量就足以让一个状态不太好的电瓶电压下降到无法启动汽车的临界点。

特别是现在的新款汽车,中控大屏幕、氛围灯、行车记录仪等等,都是用电大户。

熄火后继续使用它们,无异于让电瓶在“只出不进”的状态下持续放血,这是缩短电瓶寿命的头号杀手。

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关重要:只要发动机熄火,就随手把大灯、音响、空调等所有不必要的电器都关掉。

第二个伤害电瓶的坏习惯,是车辆长时间停放。

可能因为出差、旅游,或者其他原因,车子需要停在车库或停车场一两个月不动。

很多人以为车子锁好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

现代汽车即使在熄火锁车后,也不是完全断电的。

为了维持防盗系统的正常工作、行车电脑对一些数据的记忆、以及遥控钥匙信号的接收,车上始终有一股微弱的电流在消耗,这在专业上叫做“静态电流”。

这个电流虽然非常小,但日积月累下来,能量消耗就很可观了。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水池,即使关掉了进水管,但如果池底有一个看不见的小裂缝在一直漏水,时间长了,池子里的水也一样会漏光。

所以,很多车主出差一个月回来,发现车子怎么也打不着火,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确定车辆要停放超过三周以上,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电瓶的负极接线柱断开。

这样就彻底切断了车辆的电源,避免了电量的偷偷流失。

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拆负极,再拆正极;安装的时候顺序则相反,先装正极,再装负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不慎导致短路。

第三个问题,也是城市用车环境下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长期短距离行驶。

很多上班族每天开车通勤,从家到公司的距离可能也就五六公里,再加上早晚高峰堵车,走走停停,开一次车的时间也就十几二十分钟。

这种驾驶模式对电瓶的伤害是慢性的,但非常严重。

汽车电瓶8年不换的秘密:4个关键点让寿命翻倍-有驾

前面我们提到,启动一次汽车会消耗大量电能,而车辆启动后,需要发动机运转至少二十分钟以上,才能把这次启动所消耗的电量完全补充回来。

如果每天都是短途行驶,发电机还没来得及把电瓶充满,车子就熄火了。

长此以往,电瓶就一直处于一种“吃不饱”的亏电状态。

电瓶最怕的就是长期亏电,这会导致其内部的极板产生一种叫做“硫化”的化学反应,这种结晶会附着在极板上,阻碍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导致电瓶的容量越来越小,内阻越来越大,最终提前报废。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定期给车子“跑跑圈”。

建议车主每隔一到两周,找个时间开着车上高架或者高速,以一个比较稳定的速度(比如时速80公里)行驶半个小时以上,让发动机保持在较高的转速,这样发电机就能高效地工作,给电瓶进行一次彻底、深度的充电。

最后还有一个细节,很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电瓶接线柱的保养。

电瓶的两个金属接线柱,是连接车辆电路的枢纽,所有电流都要从这里进出。

由于发动机舱内温度变化大,空气湿度等原因,接线柱和电瓶线夹的连接处很容易发生氧化腐蚀,产生一些白色或绿色的粉末状物质。

这些腐蚀物不仅看着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会大大增加接触电阻,就像水管里长了水垢一样,会阻碍水流。

反映到电瓶上,就是充电的时候电流进不去,充电效率变低;用电的时候电流出不来,导致启动无力,甚至会影响全车电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定期检查和清洁接线柱非常必要。

车主可以在每次检查机油的时候,顺便看一眼电瓶。

如果发现有腐蚀物,可以用开水浇一下,这些腐蚀物大多是硫酸盐,遇热可以溶解,然后再用小铁刷或者废旧牙刷把它刷干净。

清理干净后,可以在接线柱上涂抹一层薄薄的黄油或者专用的电瓶桩头保护剂,这样可以隔绝空气和湿气,有效防止再次氧化。

总而言之,汽车电瓶的超长寿命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秘诀,它考验的是车主的细心和良好的用车习惯。

避免熄火用电、避免长期停放不处理、避免长期短途行驶、定期清洁接线柱,只要坚持做到这几点,就能最大限度地延缓电瓶的衰老,让它更长久地为我们的爱车服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们国家在新能源和电池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未来汽车的供电系统也会越来越智能和耐用。

像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已经在动力电池技术上引领全球,这种技术进步也正在逐步影响到传统的12伏启动电瓶。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更轻、更长寿、更智能的锂电瓶会成为主流,到那时,我们或许就再也不用为电瓶的问题而烦恼了。

但在此之前,学会如何善待我们车上这个不起眼的小盒子,无疑是每个车主都能做到的、最经济实惠的车辆保养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